【点评】:
zyh:你觉得这几个空间有差别么?(指着四个体量留下的剩余公共空间)这个问题不只是针对这三个,是普遍的。
hjl:差别在于城市外部的因素不同八,一边是主要的街道,所以做了很通透的处理。
lkn:你产生这些岛的时候,你的城市空间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还是你这个形上去。人流?
hjl:因为人流,人流有穿越这个场地的可能,所以想引导人流进这个内街,最后整个是个很通透的感觉。
zyh:你的图的画法,你特别强调了基地的边界,里面放了你的四个岛,这边有房子,你也是背冲着它,是街道,你也背对着它,好像这四个边界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这里面的城市态度上是要再多考虑的,到底街道界面和别的界面有多不同。不是说有一个空地,刚才的讨论里,你有一个平台,不见得平台真的有质量,这些空的空间是不是一定有质量,这是一个问题。而且你和周围大环境到底形成一个什么关系,因为周围不是全部没房子。
lkn:你沿街道的几个点不是太舒服,和街道转角的关系是什么,也不是很明确。
cyf:你这个设计是先确定了这些形,然后再放了住宅,然后再给菜市场想了结构,是不是这样的?
hjl:是反着的,反复调了两次。一开始是设定了流线关系,把它打散成几片菜场来做,然后再做了住宅和菜场。
cyf:这样考虑问题挺好的,的确这块基地周围是不太均质的环境,这个分析的手段很好地把基地周围地差异表达出来了。你的形地操控能力挺强的,可能因为这点,你好像这方面经历花得有点多。基础没问题,这里为什么要斜进来一点点,这里为什么要一个角对着它。我猜测啊是不是因为这样那么弄一下满好看的。
hjl:里面要形成圆形的话,平面图上要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角是消化不掉的。
cyf:倒不光是角,路径啊,包括对周围的均质处理啊。
rg :这些空地做广场太小了,做街道又嫌太大了,有点诡异。
zyh:更像是left-over space。
cyf:你在做的过程中,多关注一下界面的差异性、空间的有效性,可能会更好。
zyh:德国有个建筑师叫汉斯.夏隆,他有一个公寓,叫罗密欧与朱丽叶,你去看看。
cyf:他也挺对这种形感兴趣的。
zyh:咱们今天在这谈这个设计,除了菜场,王老师还特别指出,是小菜场,不是大菜场,我很早看到大家对上海文化传统的关注,你这个,我猜是偶然的,但那也无妨,让我想起那个装饰艺术风,等于再老一点的上海住宅,但也不妨看看,不是咱们的历史都是八十年代开始的,四十年代也是我们的历史,二十年代也是,现在好像,一说传统,都得是清朝的。屠宰场也是三十年代的。
zb:曾经有个三角地菜市场,是上海的最大的菜市场。
zyh:我有个建筑师的爸爸,他在上海就是画装饰艺术的住宅。我在家里找到过黑白照片的一个模型。
rg:有这样一个说法,good architects put things in the middle, but architects move the things to the world. 就像Mies做fansworth住宅一样,把辅助空间放在中间,四边像周围敞开。
14. Yan Ke:
我希望创造一个有活力的建筑平台,类似于田子坊那样的小尺度的。另外菜场的很多人流可以实现功能复合这个目标,因此我插入了一些休闲服务的功能。然后社区活动中心和学校的存在,就导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与基地发生关系。关于住宅的思考,我置入了平台,每个户型在外部都有平台,例如群组的大平台和各户的小平台,促进了交流。一层我设计了三个院子,从接口到基地内部有三个可以串联起来的院子,西南角的公共性强,其中我设置了轻盈的图书咖啡厅,吸引住户和买菜的人来此驻留。此外商铺的存在也活跃了整个场地的气氛。另外,关于菜场的模式,我觉得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这是一个小菜场,因此有这种尝试的可能性,我将其氛围几个区域,来带动整个场地的氛围。从我的场景图上可以看出很多平台和院子成为活动的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