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建筑类] 留学作品集中必须要表现出的态度 及 图片选择中的原则~

3863 1
于子小样 发表于 2015-3-20 23:20: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0(4).png


感谢作者Kyee授权设计e周网发布本文,原文章来自公众号:MornEdu



好久没写“正三观”的文字,补一弹:

首先要明确的是:作品集中所有的内容都应围绕着作品的核心特点说话。让教授在看到作品集的时候能对你这个“建筑尸”的关注方向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把握。这要通过你有选择性的对图片进行筛选、有针对性的安排展示顺序、有目的性的优化图片信息的直观程度 三方面来进行渗透。
千万不要以为将作品的样子和自己都画了哪些图都展示清楚就大功告成,那会使你每一页的信息被翻过去就过去了。

示例:
可见方案是由两个连廊串起来的四个塔状物。

平面图和左上角的剖面展示的都是从塔1到塔4的流畅的贯通性,左下剖面图和它旁边的结构框架展示塔的纵向视觉。

两个剖面图都对场地周围的建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表达, 是对文脉的渗透,可以清晰的看到塔的体块尺度与周围建筑体块的关系,但只是顺带一提,以保证方案的核心特点足够突出。

轴测图展示功能分布,结构框架右边一个剖面深入剖析结构的节点。但这两张图中,最明显的特点依旧是横向的贯通性 和 纵向的视觉感。

左上两张效果图,明显是说纵向的视觉,左下说的则是横向的贯通性。

剩下的两张效果图,都是围绕建筑的纵向体量关系进行表达,但图中也能清晰的看到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材质的选择。其中小的那张同时展示了周边的建筑,以渗透文脉关系。

整个作品一共就这么两张图,文脉、设计概念、设计结果和建筑技术都清楚的提到。但页数和图量却少的惊人。这样的形式实在明智,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建筑的横向和纵向两重关系说事,工作量大大的降低,却使得作品的主体信息极为突出,直观易懂。这样的作品,考官不买账才叫怪!

简单的说:
每个方案最好是在探讨一个问题,比如和基地的关系,和地面的关系,和城市的关系,亦或是建筑本身,结构材料空间功能,都是可以探讨的方向。你可能要补上相应的深入的图,详图,大样。也可以是讨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切忌以设计结果或效果图作为作品的核心或结尾,最好是一些解释的图,让读者有兴趣继续深入进去看,可以是分析图、建筑技术的原理图,甚至只是一张剖面。
明确的关注方向能渗透出的是你对设计的专注程度,这是态度问题。

有的同学可能要问:这作品没有设计过程啊!?
方案推进的过程(也就是设计过程)说的时概念的衍变,也就是你在整个课题中的思维历程。它有别于设计结果,结果是一个让人接受或者不接受的东西,没有继续前进的空间。考官通过观察你的思维历程是否足够聚焦来评价你的能力好坏。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你在作品的其他内容中已经清晰的表达出了你的关注方向所在,并且你对自己的作品比较的满意,设计过程放不放其实无所谓。

设计过程示例:
某学生的练习作品。
左半部分的12张图展示设计的发展过程(左上角开始,右下角结束),右侧四张图展示该过程中纵向交通方式与周围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

具体的细节内容很多童鞋可能读后会迷茫,该作者的关注方向在于:内部流线串联起来的各空间之间的节奏感,主要是在做加法,让空间有大有小,一会方一会圆,一会上一会下。你可以理解为他在耍人,但这不影响考官投出肯定的一票。


其次,要对方案的背景信息(场地文脉)进行充分的表达,方案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包括周围的建筑风格、建筑肌理、气候状况等等。

你需要把阅读者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位,他不知道你的设计概念是什么,你做的是什么建筑或者这种对比会带来什么,这些他都不知道,他什么都不知道。一切在你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所以平平的叙述绝对没有冲击力。要给他背景知识,利用他的联想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用一组尽可能很简单(越简单,出图速度越快,你就有越多的时间考虑如何对作品集进行完善)但内容直接的图表达你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提出的建筑处理手法,探讨这个手法带来了什么效果。

这样所以读者可以按着一个脉络了解到,这是一个什么东西,你在做什么东西,为什么做这个东西,做成了什么样子,甚至到达了一个怎样的细节(比如特殊的一个节点放大到一个细节),这样逻辑就比较清楚。  

示例:
从场地位置信息直接跳到内部空间的功能和外墙材质的搭配。这样的做法,我不说,你能想到么?

效果图配合节点图展示建筑技术和视觉关系之间的关联性。
节点图部分放大

在图片内容的选择方面,同样思路或者相同建筑语言处理手法的作品没有必要放两个,否则请再添加一个别的作品,可以考虑低年级的小体量的东西,让作品集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一个人,这样你的形象就越来越清晰了,要经常想想,我选择的这个作品可以表现出我什么特点。

交代课程的背景要求也十分重要,这在一个作品的开篇就要明确陈述出来。几年级的一个什么作品,课程的要求是什么,因为不同的时间段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整本作品集的概念不是很需要,因为所用的都是学校课程的作业,有特殊的要求,主要关注于讲清楚自己做的东西就好了,自圆其说。

最后,别人的作品集不要多看,看得越多越受到局限,少看几个知道要有什么东西之后就可以仔细思考自己的,做的时候注重图被看到的第一印象,所以可读直观最重要。

说一点普适且比较实用做作品集的小经验:
1 文字
你需要有意识的形成一个系统,比如多大的字搭配什么样的图;文字尽量少,多用关键字,也可使用数字,避免学生作业时代以文字引导读图顺序的习惯,多考虑读图人的思维,通过图序让读者寻找到对图的理解;不仅仅文字上下对齐,文字的边界对图片也会产生界线,不要让文字感觉是飞过来趴在图上,整体都是一种很有序的状态。

2 图片      
每个方案的第一张图非常重要,相当于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慎重,这张图需要令人产生兴趣,不一定要特别能懂,但是最起码是有趣的。这样排列的顺序可能变成:一个idea,一些调查,一些结论,最后结论支撑出的设计,设计的深度进行,娓娓道来。

每一页都应该大、中、小比例的图片均有,如果想用一种规格的图片,也可以刻意使用一种,排出骨架;
对边距要有敏感,究竟是所有的间距均相同还是刻意分出组团,形式不重要但是要清楚,不能无意为之。图的发展本身跟着讨论的内容发展,不要依靠文字引领。图摆放的形式要有主次,这样读者在读图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顺序,这个顺序最好是作者设定好的希望读者走的顺序,比如作者的思考过程,这样读图的过程就不仅仅是一扫而过。主要的图纸也会被配以足够的关注力而不是浪费的被扫扫而过。同时,要体现了作者的自信,我认为这张图足以表达我的观点,那就不需要其他多余的图,要昂首挺胸地把这张图放得很大,因为这就是我想说的。

3 模型
作品集上的东西也许并不一定是为了展示作品,或者过人的思想,有时候他们是一份带着图片的personal statement,所以模型很多时候让读者更兴奋,它可以说出:作者是一个可以做出精致模型的人,或者作者是一个善于用模型表达思想的人,这就是教授可以抓住的印象。
模型照片比起平面渲染图更加有厚度,它包括了很多额外的信息,会让看图的人感觉变得好起来。模型就像一个人的衣服一样是有风格有印记的,看图人看到模型的时候会去猜测作者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渲染图更像是机器的批量生产,容易失去兴趣。
再配一张:

3 页码  
不要忽略页码的位置更不应该没有,页码的位置根据整体的风格设计。给我写RL的老板就提议说,你为什么不给页码做一些变化呢,这样也许人家看了目录只对你某一个项目感兴趣一找就找到了,也算吸引了注意啊。确实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好像不大会注意这个,可能是思维方式不一样,貌似外国银对这些小细节还挺感冒的。  

4 照片

彩图的色调要一致,关于表达什么要明确:材料 构成 光影感 失重感 不同内容的照片处理形式不同,例如边框的保留或者留白。
要有像样的方案图,最好是剖面,没有具体的图就没有让人停留的细节。图并不是要保留每一根线,可以多看看好的杂志是如何艺术的处理工程图和简图的。一定要避免信息量太足,会造成阅读者的疲劳,想清楚最想表达的亮点,体现的是有意思的设计,而不是面面俱到的作业。不要过多的做装饰性的东西,要相信图本身是有自己的力量的。太多装饰性的东西不一定会起好的效果反而会削弱图本身的力量。

最后说一下作品集的时间,能挤出多的时间来想想如何表达是最好啦,很多童鞋会在挑选作品的时候嫌弃自己低年级的作业,然后有时间的话就会重做。我的想法是,其实点子不一定要多么高明,关键是要说的清除,做的明白,毕竟当年两个月做出来的深度是不能在短短的几个星期里重做的东西替代的,想想如何把好的东西说出来,更重要。

无论申请的结果是怎样的,只要走过一遍再来回想这个经历,总会觉得自己在风雨中又强大了一点,申请这个不断纠结不断打击的过程其实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愿大家都心想事成!!



设计e周微信同城设计社群,欢迎你的到来!.jpg


评论1

123456123132Lv.1 发表于 2015-3-21 12:26:12 | 查看全部
好深奥。。值得研究~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