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设计新鲜事 于 2018-3-1 14:39 编辑
本文来自:材料在线(微信号:material-online)
作者:一只长颈鹿
各位设计师
大家好!
学建筑的大家肯定都知道
蛇形画廊
从 2000 年开始
蛇形画廊每年都会邀请世界知名
且尚未在英国建造过永久性建筑的设计师
来为其设计夏季主体馆
当然18年蛇形画廊走进中国
家琨挑战重力的想法值得期待
而同样
2016年丹麦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BIG
受邀所设计的
蛇形画廊主体馆
在轻薄上同样极有特征
该方案呈一座“拉开的墙”的样子
从直线变化成一个三维空间
这个与众不同的建筑
在白天是一家咖啡店
到了晚上则会变成一处展示蛇形画廊中
著名的公园之夜活动的空间
汇聚着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
临时展馆的结构将会探索“对立面”的概念
创造一种流动而又精确
模块化而又具雕塑感
同时还兼具透明与不透明特点的结构形式
它的设计方案过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 探索基本的建筑元素——砖墙
创造出两个立面
两个内部有波动的正弦曲线
两者首层的入口相对
就变成了画廊内的吧台区
犹如公园中的一个日光峡谷
依据惯例
这个尖塔状峡型建筑
在三个月之后就将被拆掉
不过BIG似乎不想就这样平静地结束
他们和为其提供建筑材料的制造商 Fiberline
一起对外公开了搭建这个建筑体的
“幕后”故事
“我们决定采用
建筑最基础的元素——砖墙,
但又不是普通的砖块,
而是一些被堆叠、挤压的玻璃纤维框架。
它们既自由又严谨,既模数化又雕塑性,
既透明又不透明,既整体又分散。”
——bjarke ingels,BIG
这个故事的主角
是制造出那些空心砖的原材料
一种叫Lay Light的玻璃纤维
好的主角来了
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大家可能会问了
玻璃纤维算什么新材料?
非常常见啊
不说别的,前不久平台还介绍过GRC
那不就是玻璃纤维吗
没错
之前介绍的材料中玻璃纤维都是作为配角
一种增强材料来使用,但是今天
玻璃纤维将作为彻彻底底的作为主角登上舞台
Lay Light 是世界著名玻璃纤维制造商 Fiberline 的一款明星产品。这种玻璃纤维采用了“拉挤”的工艺,用机器将上千缕玻璃纤维拉出,并穿过一个磨具,使其表面裹上聚酯树脂。Fiberline 的副主席 Stig Krogh Pedersen说,这种材料和钢一样坚固,但其重量只有(等体积)钢的五分之一。
Fiberline 自己的工厂外墙,也使用了这种材料。这种玻璃纤维不仅轻便,还有一定的保温功能,并符合欧洲的建筑防火标准。
而对于 BIG 来说
为蛇形画廊搭建的这个建筑
是对玻璃纤维在建筑设计中
实用效果的一次检验
Fiberline 为其特制了 1900 块空心砖
用在底部的比较厚实
有 10 毫米厚,中部的是 6 毫米
而顶部的只有 3 毫米
这些空心砖用简易的金属连接件组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这个具有几何美感的外观
走近看,透过光
我们还能看清这些砖头里
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状物质
和许多高密度的半透明材料不同
这种玻璃纤维更能营造朦胧的灯光效果
而和更通透的柔光纸比
它又更坚固耐用
检验过后
BIG很快就在瑞士巴塞尔的一个改造项目
Transitlager的建筑外墙中
使用了 Lay Light 玻璃纤维
这座由工厂改造的
多功能建筑综合体
占地面积达 6000 平方米
作为永久性建筑
或许它能更好地考验这种玻璃纤维的实用程度
好了,案例介绍完毕
又到了约定俗成的介绍材料优劣注意点的part
但是由于这种材料目前的应用实在太少
拥有这种工艺的厂家着实也不多
小编无能为力
只能从上面提到的Fiberline的官网
找了点资料给大家提供参考
看不懂没关系
贴心的小编已经花了一下午
一个一个词翻词典帮大家翻译过来了
总结下来就是玻璃纤维的几个优点
1、使用寿命长,耐火性高
耐候性好,表面涂层与紫外线防护也可以使材料外观保留几十年。型材具有耐火性,符合欧洲各地大多数类型建筑的防火标准。
2、重量轻,现场加工
低密度使其十分轻便,且易于组装。材料可以用普通的电动工具进行加工,所以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修改。
3、众多颜色 - 无需维护,透光,可以将灯具隐藏在墙后
这种玻璃纤维试验阶段
更多的应用在景观构筑物当中
再额外给大家介绍的
是一个室外景观装置设计
鞘翅馆
Vitra设计博物馆的外面,一个名为鞘翅丝馆的设计将本次“机器人”展览推向高潮。仿生织锦的应用是机器对建筑设计影响的一个范例。该装置由斯图加特大学设计制造,每一个模块都由一个算法定义,然后在产业机器人的帮助下生产而成。
该装置在完成首映后
目前被放置在Vitra校园内
看了这么多你一定心动了
这个展馆是四年来对建筑、工程以及生物仿生原理综合研究的成果。这个鞘翅丝馆的构件由斯图加特大学的一个机器编织完成。占地200sqm的结构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发现的轻型结构原理,与此同时,纤维结构的原理则来源于甲壳虫的飞行鞘翅。
无数六边形的构成
黑色碳纤维与白色玻璃纤维的碰撞
根根鲜明的纤维丝
书写着计算的美妙
鞘翅的顶棚由40个六边形单元组成
平均每一个的重量仅有45kg
这些单元和7根支柱
是由一个叫Kuka的机器人
在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建筑实验室中
花费4个月建造而成的
在制造部件时
机器人将树脂浸渍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在硬化前缠绕在六角形支架上
每一个单元和支柱都是单独制作的
结构与结构设计学院研究员
通过预先进行结构模拟和测试变化应力条件
最终形成紧密缠绕的纤维
这确保了结构的轻质性平均每平方米仅重9kg
使得整个展馆仅重2.5吨
各位设计师
现在这种产品的工艺还不太普及
产品也需要定制
不过我们相信
随着景观的小品试验
玻璃纤维会逐渐更多的走入建筑
期待这种物美价廉
一定会掀起材料界的巨浪
大家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