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设计作品] 学霸专访||废墟·重生——岐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4785 1
BOOM学社 发表于 2017-10-9 12:01: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猜火车 于 2017-10-9 12:05 编辑

有一个老师的想法我觉得很棒:
建筑学的学生应该低年级做建筑,学操作手法。高年级涉及城市设计、规划方面,思考的程度要更高一些。研究生读历史。建筑其实是跟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博士去读哲学,去思考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设计。                              
——岐麟
建筑,是什么
遮风避雨举行集会?
标新立异成为地标?
时代与历史的对话?
个性与共性的交锋?
……
从设计、建造到使用,到消亡
其内涵无时不刻都在丰富着
而初入这方世界的我们
或许,会有一些模糊的答案
快来跟随本期学霸专访人物
岐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看他如何用一次博物馆设计
回答这个问题~!
好戏,上场!
image003.jpg

Q1
Q:这个设计当时的任务书的主题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A:主题就是民俗博物馆,三个主题么,秦腔,泥塑,和皮影。特别的要求倒没有,就是很普通的任务书,还有提到丝路起点啊,大唐遗风啊之类的。
Q2
Q:是不是西安本地人?感觉背景那些介绍写的挺好,看起来感触挺深的,很有情怀呀。
A:不是噢,是因为前期调研查了很多嘛。这个设计我想做一个情绪化、情怀化的东西,也有一点对之前做的设计的反思。之前都是老师给你任务书,要求什么你就做什么,然而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以说情怀只是一个结果,设计最开始思考的是建筑的意义。当时是觉得大一大二已经学够了空间的基本操作手法,大三如果再单纯玩空间的话,就很无聊,感觉是重复前两年做的事情。
而且在大二是时候,老师跟我提了“伫立四百年的建筑”这样一个说法,其实就是关于建筑的意义。现在很多的建筑,可以说并不是不可替代的,新老交替很快。感觉是缺乏了内核吧,所以就去想建筑为什么存在。也许是我没有学完那些操作手法了,不过就平时看到的那些方案里面,操作形式已经可以说被前人玩烂了。

image005.jpg

Q3
Q:当时做这个设计的时候整体上是如何考虑的?
A:这个是我当时答辩的时候写的稿子,就拿来讲一下吧。
我是从建筑的意义入手,我为什么要去做一个秦腔是博物馆?我的博物馆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认为功能是设计的下限,如果只满足功能,建筑不过就是个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所以还应该在其他方面,比如形式,有很多考虑,它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应该去承担一份责任。

image007.jpg

在进入设计前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查了秦腔有关的资料,查来查去就那么点东西,但我发现一点与平铺直叙介绍秦腔不一样的,就是一些人写的关于对秦腔的印象的文章,看过之后发现秦腔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其实仔细一想就是这样,我们这代人与老一辈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没有条件去接触秦腔这门古老艺术,然后就还有贾平凹的《秦腔》,贾平凹以秦腔喻秦人的生活。我对秦腔的态度就如同这本书里作者对秦腔的态度一样,我想去设计一个建筑,为秦腔立一块碑,它承担的意义就在于提醒人们秦腔的现状,算是一个警醒。
image009.jpg

所以到这,我就会在脑海里有一个大致的雏形,我最终的成果它的整体氛围应该是沉重的,可能会像是一个墓地,暗示秦腔这门艺术接近生命的尽头,应该要有很强的体积感,来表现秦腔的厚重与沧桑。这种体积感会通过光影去塑造,可能会有很厚的墙,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体块。
在设计的时候,就围绕空间氛围去思考。所以在形式方面就会有很多的考虑。我的空间氛围不是从进入建筑才开始的,而且从场地的入口,就让人进入我所营造的氛围,通过移步换景与氛围的渲染,在路径中一步步改变人的心情,最终进入建筑。

image011.jpg

整个建筑下沉是因为考虑建筑会有一定的纪念性,所以与人有一定的距离感,而且在从场地进入建筑的路径过程中,设计了很长的一个坡道,一方面解决了无障碍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步步下沉,也是引导改变人心情的一种方式。
所以路径在整个设计中也很重要。除了场地的路径之外,展厅流线的路径也有一定的考虑。我是把秦腔的兴衰变迁融入到路径中,结合室内空间氛围,通过空间去讲述秦腔的兴衰。
Q4
Q:觉得这个设计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了吗?觉得做的好的和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呢
A:嗯……算是达到我最初的预期了。博物馆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以我当时的能力,把功能设置的合理,流线设定的有趣,不是特别难……再加上大二上主要学到了空间氛围的营造,大二下学到的空间序列,空间节奏处理。而且大三上这博物馆之前还有一个小的展厅设计,我做了一个戏剧情感转译到空间上的尝试,所以博物馆就当然会加入一些情怀、意义方面的元素。还有一些建筑的气质,体块的震撼感这些也有考虑。这些是从秦腔和陕西地方特色里面提取出来的元素嘛。最终的结果还算满意。
要改进的地方也有的很多,因为我这个博物馆直接把秦腔做死了,图面有些死亡气息,太极端,太情绪化,以至于最终的分数被限制了…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样子更有表现力一些,反正是没有遗憾的。当时我的答辩老师一句“秦腔还没有死”就让我没法反驳。我个人是觉得这种中立的态度不够有力,虽然现实建成的都是比较中立的。反正是课程设计,有些题目设定就有问题,和实际项目差很多,为什么我们就要中规中矩呢?很多课设题目我一直想吐槽很久了,刚开始是觉得没有一个可落地的,后来想明白了,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更多的是方法。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一直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

image013.jpg

大概就是,大一大二学到的基本空间操作方式,大三就要结合一些地域性,人文性这些方面了,因为我们做建筑是给人做给人用的,在了解了一些东西之后,会发现现在中国城市建设都还停留在机械化建造的方面。大三算是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得想清楚为什么做建筑~有一个老师的想法我觉得很棒。建筑学的学生应该低年级做建筑,学操作手法,高年级涉及城市设计、规划方面,思考的程度能更高一些,研究生读历史,建筑其是实跟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建筑业其实是服务行业,为人服务的。博士去读哲学,去思考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设计。
现在去看博物馆,我只关注了秦腔本身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要是让我现在去做,我会结合一些秦人的生活,因为秦腔也是秦人生活的一个体现,我们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跟人的生活结合起来的。你可以看看这几年来霍普杯的题目。大题目是“演变的建筑”,每年的小标题都不一样,通过深度解读,能得出很多干货的,而且这些解题都已经有人去做了,智力层面的东西我们当然可以借鉴一下咯。建筑具体操作方面,我学了康和斯卡帕的一些手法,因为是终极脑残粉。不过没学到家。

image015.jpg

Q5
Q:在西建大平时会系统学空间上平面上的操作手法的理论吗?
A:我记得是有一些课会讲,不过我也不爱上课,能逃就逃,记不大清楚,大多是平时跟专业课老师交流中学到的。其实跟老师的交流很重要的。老师都是根据你的能力,你的思考去帮助你的。
Q6
Q:学长你们上课的模式是?关于课题的展开和老师带学生的形式能介绍一下吗~
A:我们每学期都是三个老师,上课的话…菜市场模式?就是上课的时候跟老师随意交流么。我们这级是四个教学班做博物馆,秦腔皮影泥塑三选一,每个班30个人,三个老师负责带。每个人的方案可以找三个老师任何一个看,随意找,喜欢和哪个老师的思路就找他好了。

image017.jpg

Q7
Q:看得出很喜欢建筑学这个专业呀!喜欢上这个专业的契机是什么呢~
A:相信大家都有一颗希望被认可的心,然后在这里可以得到对自己设计的一个横向比较吧。
对呀,不过也是后来才喜欢上的,报志愿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首先是可以出风头嘛,哈哈哈,端着相机逛来逛去,不拍人不拍风景只拍建筑。后来是觉得我们站到高度不一样,思考的东西不一样,我们不是做做题算算数据,也不是机械化的工作。虽然我们是个服务行业,但建筑与人是会相互影响的,人的意愿会影响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建筑反过来会影响人的一些行为。这些是最近才想明白的。就感觉,身为一个建筑师,责任比较大。不过目前作为本科生,咱们要求还是不要太高了,有这个心就好。

image019.jpg

Q8
Q:有没有想跟我们boom社说的呀~建议的话或者是支持的祝福都可以~
A:线上交流平台的想法很棒,滋磁,很适合我这样的懒人。希望越办越好,苟富贵,勿相忘- -
END
image021.jpg




图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岐麟、花瓣网
采访&整理:boomer-陆雨萌
编辑:boomer-杨成蹊
封面图设计:boomer-周杲玮
责任编辑:boomer-董紫薇
image024.jpg

评论1

张访儿Lv.4 发表于 2017-11-18 14:09:43 | 查看全部
图片好不清晰好想看看写了什么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