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设计作品] 学霸专访||“变脸”码头——陈柳珺(武汉大学)

4590 0
BOOM学社 发表于 2017-10-9 11:49: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猜火车 于 2017-10-9 11:50 编辑

变脸,在我看来是指的以很小的改变,达到整体风格效果的不同。
希望能在一个载体里通过局部的改变,使得建筑整体效果、使用功能发生较大变化,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使用要求。
——陈柳珺


全英文出图?
外教?
第五年出国交流?
小编听着有点高端大气上档次

武汉大学陈柳珺同学的作品
在BOOM第一期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让我们来看看
她如何
FACE/OFF


玩FACE/OFF的小姐姐已经在路上了
请大家注意查收!



Q1
Q: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是什么呢?图里比较显眼的Face/Off 两个词,可以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吗?
A: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是不同时间段对于这个码头的利用。
Face/Off 其实是一个电影的名字,翻译过来是“变脸“的意思。变脸,在我看来是指的以很小的改变,达到整体风格效果的不同。我的建筑也是以很小的改动——具体表现为“门”的旋转位置,以及家具等配套的改变,达到整体使用风格的不同(分区就出现较大改变)。就像变脸,一个人的脸上颜色表情变化,整个人气势都完全改变了。我希望能在一个载体里通过局部的改变,使得建筑整体效果、使用功能发生较大变化,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使用要求。


image005.jpg


Q2
Q:注意到图纸上比较明显的有两个分区,对于这个是怎么考虑的?
A:这个是想通过图面配合方案的“竞赛时段”和“非竞赛时段”的两个方面让读图更加清楚,就划分成了两部分。包括色调的变化,都是一些暗示吧。

Q3
Q:武汉大学在教学还有后期评判的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哪方面?
A:我们教学过程中比较注意调研,虽然说建筑生成不是一种逻辑关系的必然导出,但是多看看场地,会对任务有更清晰的理解。然后老师对方案设计有点放养式,不太限制你的想法,更多的是引导你深入。

Q4
Q:这次方案进行地还算顺利吗?在这种放养式的环境下,平时还会不会出现重做方案的情况?
A:其实一开始老师也不太理解我的意思,但最后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了。
至于重做,我大二每个方案都重做过……这个设计是大二最后一个设计 (除了这个以外)。重做其实是在原有概念上的进化,不是全盘推翻的感觉。


image007.jpg


Q5
Q:你的图纸是全英文的,你们是要求全英文出图吗?
A:我们是学院有一个中英班,然后第五年去英国一个合作的大学,平常都有外教过来。所以每次要求英文出图。
Q6
Q:平时来上课的外教老师与国内的老师相比,教学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呢?
A:外教讲课比较注重动手,然后案例讲的比较多,给我们看一些英文的essay之类的。然后外教比较喜欢有新意的方案,还有带一些参数之类的东西。外教比较推荐做模型,要求记录过程后整理成一个report,包含设计概念,用到的结构材料、案例分析等内容。他们不会强制学生改方案,但是会要求你 push it 就是推进多一点。


image009.jpg


Q7
Q:投稿的初衷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BOOM学社哪点比较吸引你?
A:相信大家都有一颗希望被认可的心,然后在这里可以得到对自己设计的一个横向比较吧。
觉得boom应该是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给想发声的同学一个机会,挺希望跟老八校靠拢的,多学学,所以就投稿了。

Q8
Q:我们发起BOOM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想打破这个圈子的局限吧,可以和更多有趣的人交流是一件很棒的事!那比较希望在BOOM有哪方面的收获呢?
A:是哒,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还是很期待boom有怎样的能量!还挺希望有线下活动的。主要是,想看看别的学校的教学方式,然后就是同学们概念的理解。

END



图片:武汉大学陈柳珺
采访&整理:boomer-杨帆
编辑:boomer-张玮仪
封面图设计:boomer-周杲玮
责任编辑:boomer-董紫薇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