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建筑设计作品 于 2019-11-4 09:33 编辑
本期要为大家带来一篇同济与gmp联合设计课程的作品。
和往期的各领风骚的联合设计作品不同,本次三位设计作者小姐姐们展示了一次原汁原味纯德系gmp设计风格——方盒子作为设计操作基础,简洁、纯净、高效,更加注重布局、空间、材料、构造、节点等的推敲。无论是建筑学小白,还是工作多年的总工,这些工作内容更加贴近作为匠人职业的建筑师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
本次就带领大家感受一番教科书级别示范——如何从城市文脉中挖掘并推演一栋静穆伟岸的建筑的诞生。
精彩大图欣赏!
▼
在离开汉堡的早上我们最后一次经过基地,那天的风格外大,夹杂着绵密的雨,这似乎成了我们对于汉堡城最后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在爆炸轴测图中可先瞥得我们的展陈方式:底层条状体量中的储藏展区,人在”桥“上观而不可触碰;室外展区,具有引导性也可停留休憩;庭院展区一动一静,屋顶形式和光线来塑造不同的氛围
1
基地之旅
这一次的基地与以往我们面对的大多课题不同,它位于一个历史悠久而且肌理保存完好的欧洲城市,而且所处位置正是德国汉堡老城与Hafencity的交接处,在主城进入hafencity的入口旁。所以在一开始,城市关系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
基地的西北部可以看到很多拥有庭院的老建筑,曾作为商业与居住建筑使用。南部的hafencity是汉堡城中一特殊的历史建筑群,它曾经是汉堡的自由港。其中建筑沿水道呈条状分布,以前作为港口传输货物的仓库使用,与汉堡城的商业紧密相连。在2015年,hafencity就已被列入联合国遗产,Herzog&de Meuron的汉堡易北音乐厅就位于其西边端点处。
除了大的区域关系外,基地的复杂程度还体现在:它也是老城中一条重要博物馆轴线“KUNSTMELIE”的终点;基地周边有两个老建筑,以前作为市场使用,现已改造成为博物馆,并围合出一个小的广场,与之相对的基地西边与南边却是十分现代的玻璃大厦。
旅途中的灵感
在设计前,我们先跟随老师前往德国调研基地周边并观察城市的氛围。
场地肌理 - 庭院
在汉堡刚住下的第二天清晨,我们起了大早,准备去步行感受汉堡这座城市。在基地周边的老建筑群里闲逛时,这种经过一个门洞后豁然开朗的中庭院落空间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让人通过压低的入口进入稳定的空间,这样的院落空间是否可以作为博物馆设计中的一种原型?
场地肌理 -hafencity
接下来大家集合一起去参观汉堡的hafencity,随着不断步行深入,城市的肌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走在hafencity老城的桥上时,我们不断穿越在狭长的建筑群与河道间,想象过去作为自由港的时期,人们坐船经河道将货物运至河道两边的仓库建筑中。老城独特的肌理让我们后期的博物馆设计有了延续肌理的灵感。
随后我们前往汉堡的城市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汉堡的城市规划,通过馆内的模型可以看到整个汉堡的城市规划,院落与条带状的老城肌理并存于这座城市中。
2
概念 - Context
回国后,刚开始老师希望我们先提出个人方案,再以三个方案为基础继续推进小组方案。然而我们三人性格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第一次的概念出发点分别为结构、空间、肌理,虽然三个方案的形式有所差别,但似乎将三个人的整合在一起能涵盖了建筑的各方面。
最开始的三个方向之一:结构
对于一个欧洲老城而言,保护其城市肌理是城市更新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况且基地所在位置南北侧有着截然不同的独特肌理,肌理的转译可以成为直接回应城市的方式。我们曾讨论过将场地中原有的元素——市场进行空间的转译以及将场地中的形式进行结构的转译,但由肌理可以导向更为具体的建筑体量。
除此以外,我们希望在博物馆广场与hafencity之间创建视觉联系,使在广场上的人能更直接地感知到河对岸的特殊存在。
为了更加精准的定义我们概念中的肌理转译和视线关系,我们最终选择context作为我们的概念表达。
选择context是因为其包含的意义广泛,他意味着建筑所在的语境,而这个语境则包括了建筑与现有城市和历史环境的关系,具体而言,城市肌理的呼应、视线关系和空间的转译都包含在context的概念之内。
在多方案的讨论过程中,gmp的老师们则认为肌理转译与视觉关系中斜线元素的存在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挑战与机会。
我们提取了老城中院子和hafencity的条状肌理,将其转译至建筑内部,并且将两种体量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条状体量对应特殊的储藏展示,而院子则结合展览来布置。为了进一步连接hafencity与基地所在的博物馆群,还存在一条连接广场中心与hafencity的轴线,用以引导流线与视线。
3
概念推进
第一个问题 - 轴线
在确定了基本的概念后,原以为一切会较顺利地进行下去,但是却遇到了比想象中更多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两条轴线如何合理地在建筑中同时存在,一条是基地的正交网格,另一条是连接hafencity的斜向轴线。
我们尝试了多种可能性,最终我们选择了45度的斜向正交轴网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最终体量为:底层为与基地成45度角的条状体量,以引导底层的人流与视线,呼应hafencity的条状逻辑;上层面向广场,以此提供定义广场的建筑正面并优化与基地周边老建筑的对话关系,内部挖空形成庭院。
第二个问题 - 平面中的两种逻辑
两条轴线通过合适的轴网存在于建筑当中,但下一步具体到建筑内部的布置,我们面对了第二个问题,如何将两种逻辑并存于平面布置当中,不两相矛盾而互相照应?我们一度陷入没有重点的困境当中,到底哪一种逻辑是我们需要强调的?
gmp的老师们在面对我们的方案时,一直认为我们呈现的结果过于复杂,两个体系各自不相关地直接表达在平面中,而且都希望占据上风,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没有重点也没有逻辑。“it’s too complicated.”是我们这段时间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我们认真讨论了条状和院子体量的关系,认为二者应该是并行于建筑当中的,但是在不同的部分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底层,条状的体量占主导,但是人们在其中行走时应该能感受到
上方存在着不一样的空间;楼上的展览空间围绕院子进行,院子也成为展览空间的一部分,并提供足够的大空间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展览;那么,二者中间的过渡层,既存在上层盒子中的庭院,又存在与下层有关的条状逻辑。
条与庭院逻辑并存于平面当中
我们用了几种元素来体现这一系列的关系。
首先是上层平面中尤为显眼的条状辅助空间和光井。暗示了下层的条状逻辑,同时,条状的辅助空间有利于组织上下层的交通与管道井,也可以作为平面的划分元素来更好的组织功能布局。光井则在上下层中提供了竖向的连接,人们在底层行走的时候能感受到上层隐约投射下的光影。
上下联通的光井使底层通过的人能感受上层空间的存在
而在过渡层,当人们从下层到达时会被这样的空间导向所影响而被引导到西南方向,自然地面对hafencity的景观方向,使一层的流线引导在二层依旧存在并转移为视线的引导。
连接上下层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即楼梯
我们希望人们从底层的入口进入,一直向上深入建筑内部时,能逐渐感受到两种空间形式并存于建筑中。所以我们利用建筑中心的直跑楼梯,用一种带有仪式感的形式去引导人们直接感受空间的变化,
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与hafencity的视线关系。
由楼梯到达二层时,视线将直接被引导至hafencity的方向
流线
在设置了中心交通核后,流线的组织就变的较为容易。
在底层,我们提供了通过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选择不进入建筑而被引导至hafencity的方向。而一旦进入建筑,中间连续的楼梯提供了清晰的引导,使人能更容易掌握自己在建筑中的位置并前往自己所感兴趣的区域。
第三个问题 - 两个院子
当我们兴高采烈了处理了两个空间逻辑的关系后,gmp的老师又问了我们一个新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做两个院子?这两个院子有什么差别吗?”“没有。。。”
这两个院子需要差别吗?我们又反过来考虑这个问题。在二层平面中,由于条状逻辑的存在,我们已经有了空间的划分,那不如就结合功能的要求,将平面分为两部分并赋予不同的属性,借以定义院子的性格。
功能
一开始说到,我们在底层结合了条状体量与特殊的储藏式展览,在此区域我们借用了hafencity中桥的意向,使人如同走在桥上,可以观赏储藏的展品但是有所距离。
上层与庭院体量结合的则为展览的部分,但由于功能的需要,建筑内需要有用于教育及教育活动等的场地,刚好与两个院子的存在结合,我们就在二层将平面分为了两个区域。
与教育相近的院子由于需要举办活动,所以性格较为开放,四周的透明界面使人们能更轻易观察院子内的活动并选择是否参与其中。
另一个院子则被定义为展览空间,为了使其与其他展览空间有所不同,拥有我们在场地上所体验的院子特殊的的封闭和安全感等空间感受,该空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空中的黑盒子。人们在二层可以通过低矮的落地玻璃窗感知其内部空间,感受到由天窗而下的光线,但只有进入院子才能与展品有更为亲密的感官接触;在三层则可以通过狭小的门洞进入院子内部的环形走廊。
结构和节点
结构在概念方案前期就介入了设计。因此,结构与概念之间有比较好的结合。在设计中,上与下、虚与实、盒子与长条的对比状态是很明确的,因此我们选择不同的结构来支持上下对比的空间关系。下层采用墙承重结构,同时可强调视线的导向性,主要的贮藏功能也支持了小开窗的合理性;上层采用框架结构,45的扭转使得墙与柱的上下对位不那么难以调和。结构真正地与空间整合对应起来。
这是一个强调方向感的概念,因此我们采用薄板次梁密排(非学术性的描述表达)的形式,加强在二层的盒子中对45度方向的聚焦。同时在两个大庭院中,密肋的截面形状为空间的采光需求做了适应性的变化:在需要间接柔和光照的展厅空间中,我们将截面做成类似于镰刀的弯曲状,光线通过结构密肋的多次反射才得以进入展厅中,以达到对展厅自然光照环境的控制;
在气氛活泼的多功能厅中,维持了公共空间中的直板密肋,阳光通过栅格的过滤变得丰富而有节奏感,与多功能厅内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孩子们聚集玩耍的情形相得益彰。
两个庭院因功能不同,屋顶结构也有所不同
展览庭院内,光通过漫反射温柔地进入室内
中期以后我们主要解决新的结构问题:体块的叠合(overlap)导致一个大盒子放在三根长条上这一概念的弱化,弱化概念带来的复杂与含混是这个清晰简洁的设计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调整梁的形状来消除overlap的尴尬。Overlap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体块叠放中下层体块突出上层体块的情况下,室外屋顶的构造厚度会使室外的完成面自然地高于室内完成面,形成咬合的效果。
这种情况对于一些方案来说是对概念有强化作用的,但对于我们这组表达轻轻放置的效果的方案就不那么理想了。处理的方法其实比较简单(改模型倒是比较复杂T.T),将主梁在体块咬合处处理成折线形,类似于处于防水的降板构造的加强版。
调整完所有的梁以后,室内外的完成面标高自然有了近1米的高差。我们根据公共性分区,保持公共可达的中间展区在同一个标高上,在角落中相对独立的功能与中间的主要功能之间有高差。对于几个在二层延伸出来的平台,仅保留了一个与主展厅相连的最大的平台上有几级可坐可立的大台阶,此处高差被营造出供人们休憩观景的随意休闲氛围。
于是结构与高差的问题也融入到功能分区与空间特质中去,并且外观上能够达到盒子轻轻放置在下层体块上的效果。
调整后的结构
4
最终成果
完整图纸
▼
完整图纸
▼
5
后续 & 彩蛋
曼海姆
NewKunsthalle Mannheimbuilding / gmp
曼海姆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与一般拥有复杂肌理的欧洲城市不同,它拥有规整的方格网布局。
位于这一特殊肌理下的美术馆从“城中之城”的理念出发,将城市的方格网布局延续至建筑平面,多个围绕中央光庭的独立展览空间与其间的连廊、平台令人们联想到城市中的元素——建筑、街区和道路;立面的开合对应着城市景观,引导着人们去眺望老建筑、公园以及新老部分的连接。
柏林
柏林对建筑生来说实在是个很友好的城市,似乎每个街区都有值得一看的建筑。
Crematorium Baumschulenweg / Shultes FrankArchiteckten
Jüdisches Museum Berlin/ Daniel Libeskind
犹太人博物馆似乎是极少数必须要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其设计的建筑,每个空间似乎都在诉说着当年犹太人们的迷茫、绝望和黑暗的时光。
The Neues Museum/ David Chipperfield
Berliner Philharmonie/ Hans Scharoun
Marie Elisabeth Lüders Haus/ Stephan Braunfels
Apartments in Südliche Friedrichstadt / Aldo Rossi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Ieoh Ming Pei
The Feuerle Collection/John Pawson
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ude/ Norman Foster
文字:樊婕,张书羽,黄于青
配图:樊婕,张书羽,黄于青
编辑:侯苗苗
————————————
END FINALLY
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TransAxis(ID:transax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