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8年6月8日,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招商蛇口城市研究院与CBC 建筑中心共同承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作为支持媒体的“未来城市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圆满举办!力求在历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的基础之上,探索未来城市的可能性,开创更美好的人居城市时代。
设计e周作为应邀媒体,荣幸地参加此次论坛。期间了解并学习了论坛相关内容,领略了知名学者专家们的风采,收获颇丰,获益匪浅。
本届论坛分为“未来城市”主论坛,“建筑工业化”专题论坛和“绿色健康”专题论坛,邀请了二十余位国内外知名建筑、规划、景观设计大师及绿色生态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表演讲。主论坛举办期间,还发布了未来城市创新倡议,并举行“未来城市”论文国际竞赛颁奖仪式。
五百余名观众在论坛现场听大师及专家的精彩演讲©UED
城市是人类聚集的产物,人们在这里建立秩序、共享城市空间、资源、服务。步入21世纪以来,城市正在改变着世界。中国城市化已从外延式的快速增长进入内涵式的高质量生长,我们正迎来人居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同时,与日俱增的人居环境议题也在提醒着每一个人不断思考,什么样的未来城市才是理想城市?
基于此,本届论坛提出“未来城市”主题,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新加坡WOHA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黄文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王维仁,纽约!melk 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创办人杰瑞·凡·艾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及绿色生态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予以思考和回应,共同探讨如何运用前沿的设计思想、生态技术及建筑技术,营造宜居的未来之城。
嘉宾合影©UED
“未来城市”主论坛在《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的主持下正式启幕。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UED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崔军出席主论坛并致开幕辞,提出改革创新是未来城市永续动力、美好生活是未来城市追求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创新合作是未来城市必由之路。相信本届论坛将为未来城市的创新研究、学术交流、观念更新发挥更大的作用。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王崔军©UED
招商蛇口常务副总经理朱文凯发布了未来城市创新倡议,以绿色美好创新品质为共同价值观,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跨界创新为原则,共同为中国城市化发展贡献力量。希望全球创新智库,积极响应倡议,依托招商蛇口在城市升级领域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共同努力探索未来营城创新之路,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招商蛇口常务副总经理朱文凯©UED
主论坛同期还举行了“未来城市”论文国际竞赛颁奖仪式,竞赛旨在鼓励青年设计人才关注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多元的视角、独特的观点、创新的设计,畅想未来城市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招商蛇口常务副总经理朱文凯为未来城市国际论文竞赛获奖选手颁奖©UED
随后,“未来城市”主题演讲环节在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饶小军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新加坡WOHA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黄文森、纽约!melk 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总裁及创办人杰瑞·凡·艾克(Jerry Van Eyck)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饶小军©UED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发表了题为《关于泛建筑学的思考》的主题演讲,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提出了“泛建筑学”概念。他指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学将不再以传统的固定的单一的方式存在,泛建筑学的兴起将打破建筑与其它制造门类的界限,让建筑的功能与内容融于人类各种生存形式,未来的建筑将是有机的、生态的、智慧的,甚至是可以呼吸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命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UED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以《社会进步、空间价值、政策与技术工具》为题,从社会、空间、政策及技术工具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几点思考。
他在演讲中指出,研究未来城市时,健康、生态才是更关键的问题,一方面物质、科技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另外一方面人类根本需求的东西没有改变,人们追求幸福安宁、安全健康的诉求没有变,如何面对变与不变的两个方面,可能才是一个规划师应该有的思路。中国当前进入了城镇化、工业化的“下半场”,重要的责任是怎么做好守护价值的终极规划。他提出要用设计做规划,即从开发效率回归到人的需求,从功能的碎片化回归到多元的融合,从宏大形象回归到人的尺度,从开发效率回归到场所精神。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UED
新加坡WOHA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黄文森的演讲题目为《花园城市巨型城市》,他提出要建立一个更加宜居和更持续的城市,那么就需要更好效能的建筑。黄文森以新加坡Oasia酒店、皮克宾乐雅酒店等绿色和可持续的建筑项目为例,通过运用新的技术,比如新的空调技术,新的通风暖风技术,新的绿化技术和温室技术,最终构成纵向的绿化建筑。同时WOHA也在思考如何扩大社区容积率的界限,从而更好地创造出社区生活。
新加坡WOHA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黄文森©UED
!melk 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总裁及创办人杰瑞·凡·艾克站在景观设计的角度,提出设计的重要核心是空间使用者。在所有设计都雷同的时代,何为真实性?在全球化发展中,设计要体现出场地本身最真实的一面,最原创的一面,通过设计使场地真正回到其本身的特色。
!melk 景观与城市设计事务所总裁及创办人杰瑞·凡·艾克©UED
论坛现场 © UED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一民©UED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一民以城市街角作为切入点,发表了题为《城市未来始于街角》的演讲。他讲到,未来城市倘若没有步行,没有街区,没有街角,那么城市就没有共生。建筑师和规划师应该坚持的是用建筑的视角做规划,用规划的视角做建筑。虽然国际上有许多设计师都对未来城市提出了各种构想,但建筑师要关心的实际是本土的城市未来如何发展。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彤©UED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彤发表了《构院·筑园·营城》主题演讲,从“院”“园”“城”三个相对微观的角度来谈未来城市。他提出,要在未来中融化过去,从中国古代对于自然山水的憧憬中思考未来。在这个“创新”年代的“创旧”不是发明创造,而是重新发现人类的发现和选择的智慧,重新思考人类构筑的思考和智巧。
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王维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王维仁©UED
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王维仁建筑研究室主持人王维仁的演讲题目为《垂直的织理:地景的密度》。他讲到,在过去的这二三十年,每一个城市都面临着问题,比如动迁问题、环境问题、土壤污染问题。在谈未来城市或者可持续性城市时,作为建筑师要考虑三点,第一个是尺度的问题,建立一个尺度的系统,使得建筑跟城市,跟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密切关系。第二个是在大的建筑或社区里面,个体建筑跟生态或自然之间需要有一个尺度的系统。最后一个是这些尺度系统和新的建筑需要经过多久的时间,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场所,从而形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的关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UED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宪忠的演讲题目为《智能建造暨建筑结构一体化》,他认为,根据工业4.0的发展可以衍生出建造4.0的概念,这个概念快速提升建筑业现状。在建造4.0时代,建筑师可以借助智能制造,建立实物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双子模型,使得整个建筑体系包括基础设施能够灵动起来。
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城市战略与发展负责人刘泓志©UED
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城市战略与发展负责人刘泓志发表了题为《共生的未来城市》的演讲,他认为城市的初衷是能够有系统有组织的提供公共服务,不管规模大或小,有这样一个基础,才能够称之为城市。要从基础设施的角度一并考虑来应对城市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更大范围的角度理解城市生态。对于未来城市的构想,他表示,未来的城市将是以人为核心,多样生态复合共生的城市。追求理想的未来城市生活,我们必须探索物质生态,数字生态,与社会生态相融合的城市智慧与能力。回归人性价值,才是理想城市的未来。
作为全球绿色人居理念实践与发展趋势的年度公益性会议,“未来城市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延续往届的人居环境理念,面向未来城市、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方向,集学术研讨、展览、发布为一体,力求通过联合全球的创新技术、汇集创新研究智库,搭建起行业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期待本次论坛的学术成果能够引导人们积极面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有效利用城市化带来的机遇,促进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END——
欢迎关注意周设计 作品|课程|经验|留学|素材 微博@设计e周 @PS素材哥
意周官网:ieday.cn 意周教育:v.ieday.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