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和简单确实是容易混淆的概念,特别是在设计领域,很容易找不到这条blurred line。因为我自己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也并不能理解二者的不同,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还是不难发现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别。
老师所谓的“简单”常常是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在创意上缺乏思考和突破;另一方面,是工作量不足,深入度不够。
首先,建筑设计作为创造性的工作而言,创意在整个设计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极简主义二战后60年代就已经兴起,即使算不上过气,但也毕竟不是什么新鲜的风格和思潮了。在今天,如果还想仅凭极简、空无的设计语言本身就取得设计上的突破恐怕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至少在设计界,你的那些博览众家的同行们(更不要提老师),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各种空灵、素朴的极少主义作品。对于一个接受现代建筑学教育的学生而言,老师一方面希望你们在校学到基本的设计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其实又更加期待看到你们能够有所突破和创新,因为你们才是明天设计界的中流砥柱,学科的进步和发展之于你们有所期待。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借用极简的设计语言和处理策略,问题是你是否有鲜明的orientation,能否很好地回应设计中的问题,解决种种冲突和矛盾。“好”的设计往往能够articulate,相反则是言之无物、抓不到重点。
- 张雷的混凝土缝之宅,语言纯净,逻辑清晰。并且成功的化解了建筑与场地的紧张关系而且创造了丰富的内部空间。简约的同时没有流于空洞和粗糙。
所提到的“不喜欢太复杂的建筑”往往是指向那些建筑语汇过于冗杂,建筑姿态不够鲜明,处理策略暧昧不清的建筑。他们往往借用流行的手法和语汇,但是几乎都忽略了设计的语境和语境下语言的说服力。(本来想配图的,想想算了,很多设计师也是迫于市场压力下的无奈)
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建筑系设计课老师不会也不应该在风格问题上太为难你,但是就像冯唐说文学有道“金线”一样,建筑上也绝对有这么一道相对客观的“线”,能够去伪存真。人们得以看清“好”设计和“坏”设计的界限。
另一个问题,关于工作量和深入度。工作量其实我不想多谈,我一直不认为好的设计需要依靠工作量来衡量,而且人们往往更喜欢那些四两拨千斤的设计。但是往往为了体量和细节的简单、极致,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你在设计中权衡和博弈,而这些矛盾是在设计没有深入的时候难以察觉的,在模型比例不够大的时候难以体会的。
同样是大面积落地玻璃,杂志上的案例无比高贵冷艳,自己随手两道墨线却不能同样高端大气;同样是大面积不开窗的实墙,大师手中就美得令人窒息,而我自己笔下的只能让人窒息。这需要我们多去关注细节,去感受材料,去研究节点构造,去探索结构的可能……和减肥一样,为了美,是要付出代价的。
- 石上纯也的神奈川工科大学工作室,柱子可谓细到极致,殊不知并非所有的柱子都是承重构件,在预应力屋面下有相当一部分柱子作为受拉杆件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在纯净的形态下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并且据石上自己说,所有柱子的断截面都经过了大量反复的推敲。
所以,当你尝试极少的语言时,并不意味着你就选择了一条轻松的道路,事实上恰恰相反,你需要倾注更多的智慧和精力,来表达极致背后的力与美。
So make it simple, but not stup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