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引丹大渠生态留念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专业 陈斯亮毕业设计 2011年)
襄樊市引丹大渠生态留念馆设计效果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湖北省襄樊市发起干部、民工和技术人员,组成数万人的劳动大军,连续奋战了五个冬春,遇山凿洞,遇沟建桥,建筑了一条长达68公里气势雄伟的水利工程——“引丹大渠”。这条大渠多年来在处置襄樊市所辖襄阳区、老河口市、樊城区工农业消费和人民生活用水方面不时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
引丹大渠是一项征引丹江口水库水源,灌溉滋养老河口市等三市区万亩良田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灌区总长达1236.4公里,各类建筑物5689处,控制灌溉面积14万平方公里。往常,它已展开成为确保襄樊农业大市位置的支柱农业灌区之一,被誉为襄樊市的“红旗渠”。
为了留念襄樊人民修建“引丹大渠”这一巨大创举,记载引丹大渠在襄樊市经济展开中的庞大贡献,彰显襄樊人民在修建大渠中艰苦卓绝的英雄气概,同时整合引丹灌区历史文化资源,铸造肉体文化树立和反动光彩传统教育基地,经报请襄樊市政府批准,引丹工程管理局决议将修建一座引丹大渠留念馆,树立地点选在老河口市郝岗村。
1.1基地背景剖析
本案基位置于湖北襄樊市郝岗地域。襄樊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襄樊交通兴隆,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四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襄樊市1987年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域内现已查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址200多处,有些文物古迹可谓世界之最。1990年至1992年在枣阳市雕龙碑挖掘一处新石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内涵丰厚,独具特征,属一种新的文化类型。秦汉以前,襄樊市为艰、卢、鄀、罗、鄢、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城,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
襄樊属亚热带季习尚候,年均气温15—16o C,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是比较典型的干旱地域,农作物连年歉收,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开端了著名的,也是襄樊市历史上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引丹灌渠】。
作为襄樊引丹工程取水口的清泉沟隧洞,位于丹江口水库左岸库壁朱连山下,与南水北调引汉总干渠的引水渠相连。据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清泉沟隧洞的过水量将增加到100立方米/秒,超越了目前80立方米/秒的最大过水才干,假如不对原隧洞中止衬砌,洞壁势必接受不了庞大的水压,不只不能很好地发挥引丹效益,以至会报废。就在当年修渠的时分,在清泉沟隧洞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突降暴雨,洪水倒灌进隧洞中,构成了63位劳动人民不幸牺牲。渠修好后彻底改动了襄樊市的干旱容颜,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于是政府和当年的幸存者共同投资兴建引丹渠留念馆,留念修渠的那段历史和时期背景,以及不幸罹难的63位劳动人民。
2.2基地现状
基位置于项目用位置于襄樊市的郊区地带,用地散布在引丹渠边的一片缓坡上。用地较为平整,西侧有一道路,周围均为自然景色,环境漂亮、景色秀丽,天文位置虽较为偏僻,但作为留念性建筑是一个很好的场所。留念馆分为展览空间、办公空间及餐饮空间。
2.3计划前期构思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中止思索:
1.为了缅怀引丹渠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首先提取被留念的主题——水作为设计的思想中心,盘绕其中止计划的生成.
2.场地自身为坡地,为了契合基地的山势,并与巨大的引丹水利工程相呼应,建筑外型设计应表现出较强的动势和震动力.
3.引丹大渠自基地南侧流过,因而应用场地与河流的关系,对引丹渠中止直接的缅怀和生态体验.
2.4设计理念
运用”本体留念”的思想,将造福一方的”生命之水”作为主题融入到计划之中,采用生态技术来增强建筑对水的应用,将方式内容和主题圆满统一.表现了改造应用自然但同时尊重崇敬自然的思想.
设计理念细致表达主要有以下三点:
1.建筑的外观外型取自堤坝与河流的意象,并重复运用折线的母题来强化整体效果.
2.建筑内部设计一条由高向低蜿蜒流淌的水渠,作为主要留念物.
3.基地靠近河流处设计留念平台和亲水体验区,直接缅怀引丹大渠.
2.5生态战略构思
1.肯定建筑以水作为留念中心,盘绕其运用生态技术,同时完成技术自身的留念性.
2.剖析当地气候环境,选择采用后能显著改恶人体温馨度的一些生态技术.
3.将这些生态技术与水的应用紧密联络,让建筑经过引入水能更好地发挥这些生态技术.
2.6整体设计思绪:
2.6.1分离地形
周围是缓坡绿地,基地北侧为引丹渠,是此次留念馆建筑设计的主题。
优势:基地虽有一定坡度,但由于用地开阔而显得较为平缓,且基地环境良好,建筑能够分离思索引丹渠的水景;且建筑面积和用空中积比例悬殊,决议了建筑的层数限制在一到二层,建筑能够注重分离环境做出留念性建筑所需求的氛围。
优势:基地略不规则,特别西侧沿道路边切角很大,破坏了基地的规整性。且层数的限制对某一些外型的倾向设计成为空想;计划的场地很大,如何很好的应用场地,使得原本只需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请求的计划平面功用上更丰厚,与场地关系更谐和,使其中重点。
2.6.2明晰明白的交通流线
室内参观流线、屋顶参观流线、办公流线、就餐流线、后勤互不干扰,各自坚持独立完好,但又不失联络。有很好导向性,又不乏丰厚的选择性。
五个展厅:中央主题展厅、水利模型陈列展厅、引丹工程实物展厅、多媒体播放展厅和照片图片展厅。与屋顶参观流线有机分离,相互贯串,最终将游客引导至引丹水渠旁,极力营造留念馆应有的静穆氛围,给参观者不论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深化的印象。
2.6.4激烈的体量感通向引丹渠
运用具有引导性的建筑空间语汇,引导参观者完成参观过程,特别是经过长长的蛇形照片展廊向引丹渠延伸和冲击的态势,使建筑富有动感,为参观者发明了良好的导向性和视觉震动。
2.7 平面规划处置
(一)展览参观部分
在建筑中心位置设置主展厅,并与外廊巧妙分离,布置主题展厅、实物展厅、模型展厅和多媒体展厅于此。其中,一层为大通高主题展厅,经过庞大的结构装饰柱将视觉中心集中到中庭。并经过环绕装饰柱的水渠将室内空间中止巧妙划分,并同时引导了流线。隶属为多媒体展厅,设立直接对外出入口。展览大厅二层为环绕式实物展示廊,游客能够站在其上的平台上感受大厅中部水景观的激烈留念性。
(二)餐厅部分
1、前厅区
入口区,餐厅收银的区域,与送餐楼梯相分离。
2、就餐区
一层为中式餐厅,临河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外平台还有户外咖啡小座,发明共同的就餐环境。
3、厨房区
在餐厅公开一层建成厨房,与室外停车场相分离,构成便当但不交叉的运餐流线。
(三)行政后勤部分
留念馆东北侧为办公行政区,与主展厅相衔接。有一个隶属的阳光间,冬季时可供采暖,夏季时可用以通风。
(四)观景平台部分
主展馆后部为照片展览的景观通廊,外型为蜿蜒迂回的蛇形,衔接主展馆和水渠旁的引水渡槽,可供人们参观旅游,具有激烈的视觉冲击力。
2.8设计亮点
1.把河流堤坝的形象赋予建筑,能明白地表现出留念馆的共同性.外型大气雄伟,能给参观者留下深化印象.
2.把水作为留念物引入建筑,理念新颖,使建筑具有生机和直接的留念性。
3.经过场地设计,让参观者沿着山势下至河畔,接近并感受引丹渠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有着对自然的尊重性和体验性。
2.9与周边环境的谐和
周边发明适合的生态环境,对留念馆是十分重要的。留念馆最好能够营造一个园林化的生态系统,使它不只是一种人们应该去的文化场所,而且同时变成一个人们愿意去的场所。强调留念馆在树立生态环境方面的谐和,一是不能单纯为绿化而绿化,而应该配合留念馆主题和展出的内容,发明出一个特有的环境氛围。
本计划主体建筑矗立在山坡顶部,隶属蛇形展廊沿山势蜿蜒至山下,经过渡槽架设在河流旁,与整体地形混然天成,给人以激烈的冲击感。并经过展廊的外侧设置景观水渠,在展廊的内侧布置活动平台,将适用性与美观性分离在一同。
2.10结构选型剖析
计划请求中庭空间为留念性大空间,模型实物展示空间为规则空间,所以展厅采用主体斜向框架结构,部分设置大跨桁架的结构体系,是较经济合理的。
廊道生成过程: 1.依地形设计折线形道路 2.采用出挑钢架和斜梁钢架交替放置在每个道路节点 3.用钢梁衔接每个钢架 4.在其顶部附太阳能板,侧向以格栅玻璃中止装饰性围合。A+B:(4M高6M宽 出挑1.5M钢架)+(3M至4.5M高 6M宽 斜梁钢架)
2.11经济技术指标:
基空中积:31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5250 平方米
容积率:0.17
绿地率:77%
中央主展厅面积:2250 平方米
二层展厅面积:510 平方米
观演厅面积:600 平方米
办公总面积:860 平方米
餐厅总面积:1030平方米
蛇形展廊面积:1080 平方米
3、总结
在此次毕业设计的整个过中,自己经过对留念馆、博物馆建筑的实地调研和剖析,经过查阅、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同类相关建筑作品,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控制的有用学问,在理论和理论方面收获颇丰。同时了解到了国内外部分留念馆的建筑设计作风,拓宽了自己完成计划设计的构思。毕业设计是学校正每位学生这五年来学习建筑学专业的最全面考核,也是学生应用所学学问交出展示自己最具想象力和发明力的综合答卷。自己在指导老师的悉心辅佐和自己的努力下,经过深化研讨、大胆创新、重复修正,终于完成了毕业计划设计工作。总体上自己感到还是比较称心的,由于缺乏实践阅历,还存在许多缺乏之处和不够合理的中央,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增强和进步自己的专业学问和设计才干。请各位老师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主要参考文献:
[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第二版)
[2]《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3] 痕 南京大屠杀留念馆扩树立计 .时期建筑.2007-4
(本文来源: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