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经验想法] 搞建筑的“学霸小女孩”的自白

4828 3
于子小样 发表于 2016-8-11 12:2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感谢 建筑档案 ( ID:jzda001)授权设计e周分享


学建筑的小女孩大学期间通宵赶图中
640.webp.jpg
设计e周网:
想必很多学建筑的学生都通过宵or熬过夜
搬过大板子 or 拼凑过大模型
小女孩当成了“女汉子”

回想当初
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
当初这个专业哪个地方吸引了你?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今天我们先一起对话一位大咖
一位曾经的学建筑的小女孩:赵敏
她现在已经是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建筑师
同时也是中国建筑纪实网创办人  
(学习建筑设计)其实很偶然

我父母都是从事航天事业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中特别严谨、认真,对于教育,他们以我的数学为豪,当时我爸最认同的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也因为数学成绩优异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可到现在我都没弄清楚,学数学对女孩有什么好处。

那时候父母管教比较严,我学习也比较好,高中考进四中前,全校或全班第一名就几乎没离开过我。上四中后,我就有点学疲了,当时的同学都是来自各校的第一,我们能进前十名就已经觉得很荣耀了。

640.webp (1).jpg
大二时的水彩写生

记得高三时,有个同学的姐姐来学校看他。他姐是清华的,长得很漂亮,后来那个同学说他要去学建筑,我问为什么呢?他说你看我姐,他们学建筑的上课时可以去逛公园写生,门票还给报销。我一听,也觉得建筑这个专业真好:我从小在假期课余的美术班学过素描,当时学习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这下用上了——因为当时报考建筑系,档案里要放一张画。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爸妈说,你考军校吧,我们同学都在那儿,以后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你将来的对象也找一位军官,一辈子顺顺利利,前景名朗。那时候一直被爸妈宠爱、保护着,我就有一个执念,想这辈子得让自己拿一次注意。

我跟爸妈说,要是不让我考建筑系,我就考不好了,后来我四个高考志愿填报的全是建筑学院。当时也是鬼使神差,第四志愿北建工(现北京建筑大学)兜住了我的分数。之前我特别自信,报了清华、天大和北工大,可是高考考得不好,后来我进入了这个二本学校的一类专业。



我对建筑的浓厚兴趣可能是因为大学的时候碰到了真爱



大学之前,我对建筑的感觉是盖房子,工地上常见的施工现场那种,学习后知道它还是带些艺术性的。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专业不是很适合我,它比较冷漠,另外表图纸、挂图纸、刻模型等,男生做着比较轻松,女生做就很费力。当时也很羡慕有的女生早早就有了男朋友,能帮她解决挺多体力活儿。

很多学建筑的人,感情问题都是在专业内部解决,因为太忙了。我们学建筑的女孩儿,每天都在加班或充电,没有其他时间,很多人不理解,尤其不理解你为什么不早点抓紧时间,非得推到最后加班熬夜、不回家,所以像我们这种两个人都是学建筑,因为建筑相知相爱的特别多。

640.webp (2).jpg
北建大门口见证我初恋的银杏树

大学毕业后我就直接工作了,那时候我们可以选接受五年建筑学教育或者是四年工学教育毕业,我男朋友选的是五年。我特别执拗,想一个女生何必选择五年,好好工作就能挣钱养活自己就行,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搞学术研究,我就选的四年,他继续读一年我也很安心。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私营公司,但是那儿的老板是从建设部出来的,老总们也基本上是北京院出来的,对我们小青年很热心地教,而且那会儿很多活儿做不过来,能轮上我们自己去做。所以我上手很快,很多类型的建筑都参与过,也很快当上担任建筑负责人、主持人等角色。我做过的旅行社、保龄球馆、内装等项目,在建筑设计大院里头几年刚刚工作的建筑师是没有这些机会的。

640.webp (3).jpg
1996年验收我的设计作品

我后来换了一家单位,那时自己也工作五年了。单位里年轻人居多,我开始被好多人叫赵姐。当时有一个铁路局的住宅小区项目,五十万平方米,公司任命我当了工程主持人。这个项目是个挺大的活儿,也很锻炼人,小区的规划、园林、消防、给排水等,都是我们和甲方一起跑下来的,并且都由我们出面对接。所以除了画图之外,也学到了怎么跟甲方、政府处关系。

那个项目做了两年完成了,我当时27岁,挺自豪的,但我觉得那几年挺亏欠家人的,一年365天,没有一个真正完整的双休日,从来都是早上6点钟起床、7点钟出门,在单位吃加班饭,晚上9点钟到家。后来我得了一场大病,单位领导为了让我能够修养主动替我联系了清华大学深造的机会。

当时想工程经验积累得差不多了,我们私营单位也做不到国家级的轰动项目,而且觉得自己每次汇报方案,没有吸引眼球的理论和让人眼睛一亮的故事点,这些学识方面还需要充电提升,正好身体不好我就暂离一线,去清华进修了。

640.webp (4).jpg
京铁家园住宅小区项目

在清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们的建筑评论课,关先生有理有据有风格,周榕老师还很有趣。后来回想,吸引我的,是他们每个人对建筑学独到的见解看法,以及从中透露出来他们每个人的建筑世界。

建筑评论课展示的是那种易懂的独特、奥妙的思想性,它一下子吸引了我不知是哪根感性神经。当时那种兴趣我也很不自觉,它们还只是一道细细的门缝,后面的世界我没探究也未可知。

640.webp (5).jpg
京铁家园住宅小区结构封顶


从建筑到建筑评论,转战阵营,从无奈到从容。

2003年研究生论文开题后,我从学校回到单位开始上班,然后不久后怀孕、生小孩,那会儿也想论文还写不写的下去。

有了小孩儿,女建筑师不是说工作不行了,而是有时候生活和男建筑师是绝对不一样的。原来我觉得(对生活的付出)男人和女人都一样。

当时做完那个铁路局的项目后,我已经是我们单位的副总经理。我老公晚一年毕业,在北京院也做了工作室副主任。他当时在家里帮我做了好多事,但是生完小孩儿后总不能让男人回家喂奶,所以我请了产假在家带孩子,可产假后必须得上班。

产后才上了半年班,家里小孩留给阿姨带,结果一冬天三次肺炎,被儿童医院收治。她的病挺重。我们挣的那点钱都交给医院了不说,还让一个孩子在我的面前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胖子”变成“小萝卜头”。那会儿我就重新考虑,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640.webp (6).jpg
毕业设计:日本中国民族文化村


男人想要的是工作,是一个社会的认可;女人不仅需要社会的认可,还需要生活的认可、家庭的认可。没把孩子带好,肯定不是一个好妈妈,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妈妈的问题;你去上班,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可是当你的孩子生病,你总得往家跑或者不停接医院的电话,那同事们会怎么看你这个副总?你一个领导做的还不如一个普通员工,是在混工资么?!

那时候,我想了想,便辞了工作回家,我跟建筑的缘分基本就断掉了,那年是2005年,挺坚决的一个决定。

640.webp (7).jpg
保定市东风路街景详细规划设计——绿化广场

孩子生病时,我们俩都挺心重的,一天不吃饭,吃不下东西。孩子每次发病都是晚上,我们去儿童医院,半夜两三点钟挂号,前面排着几百个带孩子看病的家长,等到医生来看诊时是早上七八点钟。那时我抱着她一晚上一晚上掉眼泪,基本是在医院里过夜。

熬过最艰难的那几年以后,我懂得珍惜夫妻之间的爱情。我觉得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它是两个人共同的,至少我们是团队作战,可能我更关注家里,他更关注外面。以前我觉得女人的世界要独立、强大,跟男人匹配;现在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团队作战,我可以给他送子弹、粮草,我们荣辱与共。

退离工作后,我在家看孩子、写论文,他很支持我,经常帮我查些论文资料,可还是不好兼顾。虽然孩子上幼儿园了,还经常因生病被退回来。我跟秦佑国老师(我导师)说我是真写不完了,导师也比较谅解,说论文主要看研究深度,不在字数的多少,写一万字也行,学校毕业审核那边他来沟通。最后别说一万字,我的论文三万字都没打住,结果挺好的。

640.webp (8).jpg
我的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一辈子有好多贵人相助,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能遇到正好给予你帮助的人。最早我是被《建筑创作》的主编金磊发现,开始从事写些类建筑评论的文章,在《建筑创作》等一些建筑媒体发稿的。他说我们虽然是建筑专业杂志,但没有几个建筑学背景的撰稿人,而且同意我以特约评论人的身份在家办公,写些建筑事件和作品的评说,做些建筑专栏采访。

我觉得抓住了一个机会,因为那时我没有别的工作机会,每天去幼儿园送完孩子后,我可以回家写稿子。曾有个媒体的同事问我说,赵敏你怎么这么快写出来的,我这坐一天了一个字都没有。

我说我好不容易把该忙的事都忙完,我只有半个小时时间,所以半小时出一千字,我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就是那种没有大块时间写稿,平时有些想写的东西只能在心里积攒,能写的时候一下子喷薄而出,先写出来,可以再慢慢去改,可能写得不对,也可以再查查资料。总之,是因为很想写。

我觉得自己开始写得真不是很好,但金磊主编很支持。他策划了一个栏目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报告”,好多人都不接,他们感觉年度报告像列表,难度大。可能我胆子比较大,我做了这个栏目的执笔人。北京院是实力派建筑师的发源地之一,那段建筑媒体工作经历中,我受到过很多可贵的指导。

640.webp (9).jpg
2015年7月参加北京建筑大学建90奖学金捐赠仪式

现在我在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班,是这里的总建筑师,又重新投入到建筑设计行业。可能那些做建筑评论的日子,不但帮我厘清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方向与脉络,而且那些我采访过的人,他们的经历,让我更加相信,建筑人生是一次长跑,那些熬夜加班、挨骂受苦的日子,终将在日后会慢慢回报你的辛勤。

女人与事业,如果说有评价的标准,社会给出的是两条出路:事业完美和情感完美,我们两条腿走路,才能真正不吃亏,怎么找到两者的共同出口?我想还是应该有点自己的追求吧。女人与家庭,既共融又独立,对家庭来说是极大利好,这才可能实现:照顾你是他的幸福,拥有他是你的骄傲。

建筑、家庭、建筑评论,对我来说,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幸福总是没错的,建筑学的女生未来不结婚、不生孩子,大可不必;扎哈的幸福就是建筑,她嫁给它没问题,那对你来说,你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每个人想要的真的不一样,而且没有什么可以复制的。

640.webp (10).jpg
2016年检查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的工作


中国有句古话叫顺其自然,我们现在走过来,都走过四十不惑了,想想那句话:人生是平的,很有道理,你如果吃苦了,后面就会有好东西等你,你如果什么都享受了,后面可能就有不好的东西,你过去吃的苦,说不定哪天能用着,命运是公平的。

番外·记

  • 敏,每筑建文是由我的名字组成,这也是我对它品质的一个押宝。


  • 当初做这个平台有三个愿景:一个是要客观记录;一个是要真实报道,就是我真正了解过的内容才会在这个平台上发;第三是汇聚中华智慧,主要关注全建筑行业发展,收集大家的智慧。

640.webp (11).jpg
《每筑建文》被评为2015年度专栏

  • 媒体大多关注名人名建筑,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他们的媒体资源已经足够了,真正需要的是一些小的、有生命力的、新创的公司。


  • 微博是开口,面向全社会,我做每筑建文,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专业术语,就是希望普通人都能看懂,让老百姓明白建筑设计是怎么回事,有能力说出他们心里喜欢的建筑,也就不会出钱去生产奇奇怪怪的建筑了。


  • 发文后,没人说你好也没人说你坏,是最寂寞的,其实批评和一些反面声音也是在帮助你。所以微博上收到的意见,我从来都不删,存在即合理,有个呼应更该感谢。


640.webp (12).jpg
《中国建筑纪实网》

  • 学校的建筑学教育跟设计院的实际工作还是比较脱节的,可以说路子对不上,我希望孩子们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工作。


  • 我大学时的职业梦想是成为贝聿铭那样的大师,可出来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刚工作时,领到的活儿就是画好领导的平面图、上彩铅等等,离“大师梦”特别远,好多人坚持到这一步就崩溃了。


  • 也有的人就是为了钱,不给钱就不做,设计费给的少就少画两笔。刚出来就想挣大钱,第一不可能,第二自己的心灵容易受伤。如果一开始怀着个小梦想,没准儿能走得挺远,挺快乐知足。


  • 现在想想,人生的框架规划很重要,我们把框架定的高一点、清晰一点,可能坚持的时间就长一点,走的就远一点。


640.webp (13).jpg
何镜堂院士与夫人合照

  • 何镜堂院士工作室的盘育丹,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青年建筑师。80后,很在乎团队合作,我看好他能做大项目。如果建筑师很个人主义,特立独行那种,他做的是小建筑。建筑师其实好比电影的总导演,很多时候,出现各专业解决不了的问题,总建筑师要用智慧把专业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人际关系等都要统筹好,这才能做大项目。


  • 现在管理年轻人,已经不是钱能掌控他一切的时候了,而是需要揣摩,可能每个人想的不一样,要揣摩怎么把他需要的成长环境给他,激发出他建筑创作的热情。


640.webp (14).jpg
《非常设计师》网《每筑建文》的视频专访

  • 结婚、生孩子,对女人的成长特别重要,原来我做事是急脾气,后来我发现,一些事就像小孩成长,想让他学会说话、走路要有个过程,着急没用,它有客观规律。现在做事时,就能包容了很多,也真正学会什么是耐心了。


  • 女人的关系圈会一直延续到老,它同时也会影响到夫妻退休以后的生活,因为男人对事业太专注了,所以他们退休以后一般要混老婆的朋友圈,跟着这个朋友圈去玩,所以女人交友和事业一样,很重要。



- End -


640.webp (15).jpg

本期对话嘉宾:
北京中联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纪实网创办人  赵敏
微信ID:MEI-ZHU-JIAN-WEN


注:本文由建筑档案 ( ID:jzda001)授权设计e周分享
设计e周官网:www.ieday.cn


相关文章:






评论3

幻剑帝王Lv.8 发表于 2016-9-21 09:26:16 | 查看全部
想想自己的大学生涯,还是很荒废的
雪莲花开1992Lv.2 发表于 2016-9-21 10:49:44 | 查看全部
赞赞赞
霜冷之寒Lv.2 发表于 2016-10-24 17:55:44 | 查看全部
顶一个!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