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e周

标题: 住区规划复习整理 [打印本页]

作者: 0eat0    时间: 2013-6-8 19:50
标题: 住区规划复习整理

一、填空题(20个X 1分 = 20分)
二、单项选择题(10个X 2分 = 20分)
三、名词解释(5个X 3分 = 15分)
1.         二类居住用地R2
设施较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2.         一类居住用地R1
设施齐全、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3.  服务设施用地(R12、R22、R32)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幼托、文化、体育、商业、卫生服务、养老助残设施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用地
4.  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及其附属道路、停车场、小游园等用地
5.         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6.         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7.         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8.         建筑面积毛密度
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9.  停车率
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     绿地率
绿地率是反映居住区内可绿化的土地比率。它主要控制和体现着居住区在生态和绿化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反映了居住区在绿化景观方面的潜力。
绿地率在新区建设中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时不宜低于25%。
11. 建筑密度
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2. 隐蔽式车道
居住区内的消防车道占人行道、院落车行道合并使有时、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既在4米副宽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铺设人行布道,平日作为绿地使有、应急时供消防车使有,有效地弱化了单纯消防车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环境和景观效果。
13. 千人总指标
是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它用于总体上保证居住区各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包括容量与空间。  
14.     千人分类指标
是指每千居民拥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它用于总体上保证居住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基本要求,包括容量与空间。


四、简答题 (3个X 6分 = 18分 )
1.         居住区停车场(库)大致有几种形式?
居住区停车场(库)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露天式地面专用停车场
2)地面停车棚(有顶棚无围护墙)
3)组团间架空平台下停车库
4)地面单层或多层车库
5)半地下停车库
6)全地下停车库(有单层或双层)。
  具体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则应根据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场地条件、用地指标、资金条件、停车需求以及当地气候特点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必须考虑其用地经济性以及居住区环境相关的问题。将专用停车空间与园林绿化空间有机结合。
2.         居住区道路分级及各级道路的基本断面设计。
道路分级:住区道路依照住区规模大小划分为住区主路、次路、庭院路等数个层次。
1)居住区级
红线20到30米,城市支路;山地不少于15米,车行道9米,
通行公交应增加到10-14米(路面宽度);多采用一块板。人行道2-4米;
2)居住小区级
红线10-14米;车行道5-8米,多采用一块板;人行道1.5-2米
3)组团级 红线8-10米;车行道5-7米;
4)宅间路 不少于2.5米;
3.         当前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基本特征。      
1)  道路分级:
住区道路依照住区规模大小划分为住区主路、次路、庭院路等数个层次。
2)人车分流:
包括人车截然分流和人车部分分流,组织专门的步行景观道路,设专门的步行入口,强调将车行交通对住区的影响降至最低。
3)尽端路的广泛应用:
尽端路广泛运用于住区构成细胞——庭院。几乎通往每个庭院的道路都是尽端路。
4)蜿蜒曲折的交通组织:
住区交通强调通而不畅,强调自身的独立与完整,很少考虑与城市交通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转换。

4.  简述高层住区环境景观结构布局特征。
采用立体景观和集中景观布局形式。高层住区的景观总体布局可适当图案化,既要满足居民在近处观景的审美需求,又需注重居民在居室中向下俯瞰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多层的地形塑造来增强绿视率。
5.  简述多层住区环境景观结构布局特征。
采用相对集中,多层次的景观布局形式,保证集中景观空间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能满足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心理取向的居民的群体景观需求,具体布局手法可根据住区规模及现状条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营造出有特色的景观空间。
因地制宜,综合住区规模及现状条件适度地形处理。
6.         居住区合理规模的影响因素。
1)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设施的经济型与合理服务半径要求
1963年的调查:原理285页。3.5万人可基本配套,但不全;5万人项目齐全,达到6万人可合理经营;合理服务半径一般800到1000米。
居住区的公建配套属于城市公共设施,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控规层面予以考虑。
2)城市道路的要求
考虑合理的干路网间距600到1000米,用地约36到100公顷。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相当于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以5万人为宜,少则3万人左右。
所以合理的规模人口一般以3到5万人为宜,用地36到100公顷。
7.         在地震区,为了把灾害控制到最低程度,在进行居住区规划时,必须考虑哪几点?
1)居住区用地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沼泽地区,不稳定的填土堆石地段,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如断层、风化岩层、裂缝等,以及其他地震时有崩塌陷落危险的地区。
2)应考虑适当的安全疏散用地,便于居民避难和搭建临时避震棚屋之用。安全疏散用地可结合公共绿化用地,学校等公共建筑的室外场地,城市道路的绿带等统一考虑。有条件时,可适当提高绿化用地的指标。除了室外的疏散用地外,根据唐山、天津地震后的调查,还可利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作为避震疏散之用。
3)居住区内的道路应平缓畅通,便于疏散,并布置在房屋倒塌范围之外。据有的城市所作的观察,房屋倒塌范围,其最远点与房屋的距离大体上不超过房屋高度的一半。
4)居住区内各类建筑除考虑建筑物设防烈度的要求外,房屋形体尽可能简单,同时,还必须采用合理的层数,间距和建筑密度。

8.         山地居住区的基本设计原则。
山地居住区,尤其是古代的山地居住区的建设特别尊重山形地势,讲求因势利导,圆融顺变,不过分强调宇宙图式的完满。
住区内、外部空间体验非常丰富,因循地形变化,甚至创造出令人惊奇的视觉和使用效果。
建筑形态千变万化,架空、退台、吊脚、出挑、梭坡、叠置等处理方式较为多见,建造强度一般较高,以获得更多的居住生活场所,建筑肌理因此较为致密。
山地居住区则借助山势形成了强烈的三维景象。
山地也造成了交通条件分配上的不均匀。水平方向的交通路线长,但流通便利;垂直方向的交通路线短,但费时费力。这也是山地交通的特色。

9.         平地居住区的基本设计原则
居住区格局上通常表现出方正、平直、严谨有度的空间结构。随着现代多元文化的交织、互动与融合,多样化的居住区空间结构不断涌现。
平地居住区的交通组织一般比较流畅便捷,用地地形的制约少,也便于规划设计师进行个性的创造。
通常情况下,如果地质条件不是很差的话,建造难度也相应较小。
假若不考虑外围环境的影响,景观条件的分配相当均匀,这也意味着景观的全开敞是不太可能的,人工造景的行为就比较普遍了,所以世界上园林发育比较高水准的地区多分布于平地地域。
五、画图并简要说明题 (2个X 8分 = 16分 )
1.  邻里单位示意图
(, 下载次数: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