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26252[/attach] (十一)老工厂的生活美学 从首尔回来,我一直在嫌自己的城市不好看,特别是建筑。丑在哪?久有年代的老房子和旧工厂被不断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整齐划一的高楼大厦,闪闪发亮的百货商城,笔直宽阔的公路。一切都太过崭新,反而失去了一种味道。 有人也许会反驳,城市不就是这样吗?可我去过的有些城市不是这样的。近的像厦门、青岛、澳门,远的如首尔、清迈。这些城市或多或少地发扬生活美学,注重对老建筑的保留与维护,善于挖掘细节之美,给人带来温情的体验,令人念念不忘,甚至有一种想要留下来生活的冲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一个市镇中,因为我们尊重之前的历史和传统,以后的人才会尊重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如果我们对过去人留下的东西如此草率、如此践踏、如此糟蹋,可以想像下一代人也会把我们留下来的所有东西,随便地糟蹋和践踏,如此,这个地方就存留不下任何美的情感。 生活之美学,其实是一种尊重。 [attach]26254[/attach] [attach]26255[/attach] [attach]26256[/attach] [attach]26257[/attach] 红专厂前身是广州鹰金钱食品厂,区内现在仍保留着几十座大小不一的苏式建筑, 红专二字改自那段罐头厂成立的“又红又专”的六十年代。因为园区内几十座大大小小“红砖”厂房,所以又叫红砖厂。 从五号线员村地铁站出来,老远望见高高耸立的烟囱,那是红专厂的标志。穿过了污水横流的城乡结合小巷,一个简陋的标志告诉你,前面就是目的地。这里曾经是被废弃荒芜的厂区,如今化身广州最大的创意园区——红专厂。 [attach]26259[/attach] [attach]26260[/attach] [attach]26261[/attach] [attach]26262[/attach] [attach]26263[/attach] 这里从整体上保留着建国初期的国有工厂的原貌,车间街、解冻街、制罐街……园区的街道依然保留着那个时代的记忆,每栋建筑用挂画注明此前及现在的使用功能。在园区内随处可见将废旧机器或某个配件原封不动展示出来的雕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这些废旧物品带着它们的历史感又成为新的艺术品。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4c593570101bqa8&url=http://s3.sinaimg.cn/orignal/54c59357gd5bc13589f32][attach]26264[/attach][attach]26265[/attach] 2009年春天,这里播下了第一颗创意的种子,随后,伴随画廊、设计工作室、学术基地、时尚店铺、特色餐厅等创意机构的陆续进驻,废弃的老工业厂房开始焕发新的生命力。 这里经常举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展览及专题讲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士、艺术家、学者、普通市民、媒体和艺术机构到来参与,多方位地打造广州创意产业品牌,向人们传递另一种新的生活美学。 [attach]26266[/attach] [attach]26267[/attach] [attach]26268[/attach] [attach]26269[/attach] [attach]26270[/attach] 别具个性的餐厅和咖啡馆是这里的另一亮点。复古的,田园的,金属的,极有情调的与创意的细节布局常常会打动人心,被摄影发烧友收入镜头中。在这里,你可以挑一款小食慢慢品尝过一个慵懒的下午,或者迷失在那些厂区的巷道中,与老厂房来一次现代与时尚的灵感火花砬撞,或者还可以骑上自行车,在球场边绕着,缅怀一下美好的学生时代。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4c593570101bqa8&url=http://s16.sinaimg.cn/orignal/54c59357gd5bc2dfa56df][attach]26271[/attach][attach]26272[/attach] [attach]26273[/attach] [attach]26274[/attach] [attach]26275[/attach] [attach]26276[/attach] [attach]26277[/attach] 别把文艺当装逼,它也只是一种生活美学。都市里的我们厌倦了千篇一律,所以我们渴望趣味。我们希望“美”能够踏踏实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体现出来,于是红专厂应运而生。红专厂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肌理,让人回忆和缅怀过去的时代情怀,同时,它也在传达一种新的创意生活文化。 熟悉城市里发现的陌生惊喜,如同一场充满期待的旅行。生活有时就需要——“停一下,不要再走了!因为这边景观美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