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e周 作品 视觉摄影 查看内容

龙之游,人之居--龙游民居苑

2013-4-22 18:53| 发布者: 0eat0| 查看: 1017| 评论: 0

摘要: 龙游民居苑是经国度文物局同意的古建筑异地保护示范园,4A级景区,位于灵山江畔鸡鸣山。从2003年开端,龙游把散布在县境内难以就地保管而其自身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优秀古建筑,集中搬迁到民居苑,实行异地 ...


    龙游民居苑是经国度文物局同意的古建筑异地保护示范园,4A级景区,位于灵山江畔鸡鸣山。从2003年开端,龙游把散布在县境内难以就地保管而其自身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优秀古建筑,集中搬迁到民居苑,实行异地保护,先后搬迁复建了龚氏民居、滋树堂等45幢徽派古建筑。

   龙游春秋时为姑蔑故都,历史长久,文物精深,其中明清传统民居,可谓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江南古代传统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八十年代开端,当地政府选择县境内具有文物和观赏价值的古代民居迁到鸡鸣山,保护和应用并举,以文物展开旅游。“高冈起凤”厅是元代建筑,门楼飞檐翘角,气势刚健,如大鹏展翅,傲视蓝天。“巫氏厅”是龙游乡贤、著名书画家余绍宋写字作画的场所,这座建筑的价值在于它梁斗共体的结构,具有共同的防震功用,国内稀有。“汪氏民居”的最大特性是前厅与后楼的建筑作风迥然有异后楼为主人居所,梁柱规格不大,无木雕装饰,而前厅梁柱粗可合抱,且砖雕、木雕、石雕一应俱全。此外还有明代建筑“翊秀亭”清代建筑“灵山花厅”,各有特征,巧妙无量。

  景点在龙游县城南郊鸡鸣山。占地6.6万平方米。鸡鸣山民居苑系将龙游乡间部分缺乏就地保护条件的明、清古建筑集中迁移至此而构成的。除鸡鸣山原有的鸡鸣塔外,现搬迁古建筑“高岗起凤”、“翊秀亭”、“巫氏厅”、“汪氏民居”、“邵氏小厅”、“灵山花厅”等六座。1991年开端由旧址迁建于此。“高岗起凤”建于清代,二进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门楼;“翊秀亭”建于明万历年间,青石仿木构;“巫氏厅”建于清初,迁建的系原建筑第三进主体;“汪氏民居”又名德重堂,建于清乾隆年间,二进三开间,前厅后楼;“灵山花厅”建于晚清,迁建的是原建筑第三进主体,雕琢艺术粗湛,仅龙图就近百处;“鸡鸣塔”建于明代,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

惊呆

大哭

感动

晕倒

口水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