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中国木构建筑,几千年的营造达到了非常精湛的程度。中国木构体系在技术的追求中,又融入了艺术表达,并形成“技艺”合一的建构体系。 ![]() 中国工艺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架构式”的营造技艺建构出工艺精湛的壮美建筑。在这个巨形的工艺品中凝聚着建筑、桥梁、船只、中型器物、小型饰物共同设计“意匠”,以“大设计系统”融合为一种“精神结构”统摄全局、一生万物。
![]() 传统的架构体系是梁柱作为基本构件不断生成结果。梁柱的“二木相合”的建构技艺转化为一种抽象的连接关系,以二元要素的相关性衍生出多种建构形态:砌筑→架构→编织。二种构件的叠置、砌筑、建成的坚固有力壁体;二种构件的穿插、咬合架构出空灵的骨架体系;二种构件的穿梭编织出半透明丝织般的网纹肌理,光的纵横交织构成轻盈和诗意的建构形态。 ![]() 将梁柱所形成结构体系多“功能化”,它不仅扮演结构支撑体系的角色,也参与到诸如空间、形态、功能和装饰层面中,建筑成为有机的一体化系统,如同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美、形式美、装饰美有机结合为一体,结构等于形式。
![]() 源于北京中轴线北奥运公园自然山水意象,源于工艺美术精湛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传承。建筑成为一种对环境做出反应的有机体,建筑仿佛源于自然秩序而生成。
![]() ![]() ![]() ![]() ![]() 设计师介绍:崔彤——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 崔彤1962年10月出生,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获建筑学硕士。国家优秀设计金奖获得者、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专家政府津贴、现任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总建筑师。在中科院设计院工作期间,多次担任国家级及中科院重大项目的设计主持人和负责人,并获中国科学院创新先进个人。多次在重大的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并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讲演,多次参加国内重大项目的评审。其作品和论文多次发表于著名杂志及出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