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那些去北京的设计师们,收入多少了?都怎么样了?|意周·话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设计思考 于 2018-12-7 15:23 编辑

Q4bEN1a14iN8BxKI.jpg


某乎有云,北京,帝都烟云,故城紫禁,可近而不可亲。没套四合院,活得贼闹心。

但话虽如此,帝都之名,仍然带着致命的吸引力,令无数年轻人几乎不计后果地涌入其中,只为在天子脚下,找到一处安身之地。

繁华深处,承载了太多梦。那些身处帝都的设计师们,又是以怎样的状态置身其中?


“如果你还要做设计,请务必有科学素养”


坨儿,男,老八校建筑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北京某设计院工作,年薪10~20w。

一枚跨行业跨学科的思路清晰,三观端正有主见的青年,内心丰富而擅长逻辑思维。因个人兴趣而投身设计,但参加工作后即发现所谓的设计更多是无意义的劳动和加班。

并非因为久居象牙塔,不识行业疾苦,只因现状的无趣和不合理超出了他的想象。

对目前的行业弊病,他也有自己的见解:

“单说一个方面:现在的行业其实不是不懂审美,而是只谈审美——只谈审美我觉得就是不懂审美了——设计谈造型不谈科学不谈技术的形式主义大行其道,反过来又说甲方不懂审美又说结构强人所难又说规范欺人太甚,那要你做设计的何用?只不过,回报实在太少,有科学素养的建筑师,又干嘛还非得做建筑师?”

他表示,真心喜欢建筑学,很有意思,也受益匪浅。只是目前“行业不值得”,让屠龙者无龙可屠。

诸多不合理,最终还是要通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去改变。而提高自身素养,先做好自己,则是改变的开始


“学无止境,先努力提升自己吧”


莫斯,男,规划专业本科毕业,初出茅庐。面试了10多家公司,最后留在北京。目前的年薪目标是10~15W。

在他看来,北京工作机会多,但是很多公司规模并不是很大。除了中规,清规以外,其他公司的水平大致都差不多。

“工作了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会和你自己想的相差很多。就公司而言,一是项目的水平,二是公司的实力,三是公司的体系,都千差万别。

在清规的同学,人家一个产业分析有600多页资料需要整合为一个PPT,而回头看看自己跟着做的东西,会发现深度完全不够。”

而大的设计院一般会有单独的研究机构,研究出来的东西会一直处于行业前沿位置,对个人眼界和能力的提升也很有益处。

“学无止境,先努力提升自己吧,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设计能力。”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或许方案能力没有那么强,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


“按照自己的感觉寻找出路才是正确的”


艾米尔,女,建筑本科毕业,在北京工作一年有余,年薪10W左右。

虽然身在帝都,她坦言没有漂亮的学校背景,面试经历坎坷,遇到了不少坑。“在什么变态夫妻店,无保险无假日挂靠小作坊干过,在一人当两职、欺负新人的创作室也体验了一把咸鱼之感。”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进入新的平台之后,情况有了改善。虽然她有过一段困惑挣扎自我怀疑的时光,但总算“打通了脉络,按照自己的感觉寻找了出路”。

“面试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建筑师的话是说,人越活越发现无论设计还是生活中,最难的事情竟然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初心。”

正如高晓松所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会被生活打败,向生活妥协,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她以此为检验自己是否被生活打败的标准。

目前,她的下一个大目标是考取一注,并尽快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并且有高水平的建筑师。

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祝福。


“为了留在这,一切都值得”


斜杠,男,“985"大学景观本科毕业,于北京某设计院工作3年,年薪将将10W。

入职前爱打球,泡夜店,兴趣广泛,算是个见多识广的“社会人”。入职后感觉人生大变样,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变成出租屋到设计院的两点一线。项目多时,加班也成为常态,没少在设计院打地铺。为此,谈了几年的女朋友也和他分了。

即便付出了很多,但收入仍不见涨。用他的话说,钱是次要的,一切都是为了能留在这。

“当时签合同时候就谈好了,工作满三年,院里会帮忙解决北京户口问题。相应的,工资只够勉强在北京生存——就当花几十万买个北京户口了。”

至于为什么执意要留在北京,除了帝都本身的丰富资源外,对他而言,还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魅力。“日子过得再拧巴,抽个空出来和狐朋狗友去三里屯溜一圈,整个人就舒坦了。”

三年之期将至,户口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他说无论如何,也要在北京买套房,把根扎在这。


“就连对象,都要服从组织分配”


XX,男,国内某重点大学硕士第一名毕业,专业是XX设计。在北京XXX工作六年,年薪40W+。

因所学专业涉及国家安全,故对其具体信息予以加密。笔者觉得其例特殊,具有一定启发性,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加入文中。

据说,做他这一行的,在入职前都要彻查身份来历,履历清明、根正苗红的才能通过面试。

公司里包吃包住,但工作地点和宿舍都在远离人烟的郊区,出行很是不便。而公司管理严格,连去北京三环内也需要向领导请示,说明进城缘由。至于节假日出国旅游,基本是不可能的。

“虽然工资比其他设计行业要高,但这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的。有受不了要离职的同事,也需要签严格的保密协议。”

好在他为人低调,性格平和,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生活,谈了对象,也在北京付了套房的首付。时间一久,渐渐理解到自身工作的意义。

“为国家出力,应该感到荣幸。况且我们部门管理还算松的,有的部门听说连对象都是组织内部分配的。”


“虽然离开了,但还是在圈子里”



橘子,女,建筑专业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后转行在北京做新媒体,目前年薪13W左右。


所在公司主营业务较广,她负责设计板块的媒体运营。

“刚毕业还画了两年图,换过几家公司。到后面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感觉已经不是自己认识和喜欢的那个行业,就决定断舍离。”

虽然转行做了新媒体,但她发现仍然跳不出原来的设计行业圈子。除了要时常和大学同学吃饭逛街听他们叨行业琐事,跑设计展会、会场外,还时不时要P个海报、弄段视频,发挥专业技能的余热。

“到头来,只不过是换了个环境和外皮,还是干着设计院文员和美工的活。”

她也想过彻底离开圈子后,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目前的工作状态不错,设计院锻炼出的高效率甚至让她工作之余还能张罗着考个证,搞点副业什么的。

“有时也自嘲,有设计的命,没有设计的心。”

一只脚跨出了围城,另一只脚还在围城里。是进是退,她说会在北京找到答案的。


“现在的设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



庄浩,国内规划硕士生毕业,在北京某国企设计院上班。因公司方承诺解决户口问题,年薪相应打折,尚不足10W。


公司不包吃住,只有部分餐宿补贴。一个人在西城区租房,一个卧室月租2300。好在住所离公司近,免去了北京的通勤之苦。每个月工资除去其他开销,所剩有限。

“感觉像是干着公务员的活,挣的钱也跟公务员一个水平。而且没有太好的社会地位,手里一般也难以积攒资源。总的来说,现在的设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是技术密集型。”

而这种落差感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正迅速地消耗着年轻人群的热情。

他表示不想再讨论其中的前因后果,只想趁着脚下的路还明朗坦荡,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成长为技术型人才。至于合同到期了以后怎么做,尚无定论。

用矫情的话说,你也许可以规划一个城市的未来,有时却难以规划自己的人生。

有许多规划好了的人生,到头来又像没中的标一样落空。能做的,就是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让下一个规划更加合理成熟。


“自己打的赌,不想认输”



悦悦,女,国内建筑硕士生毕业后,入职北京某地产设计院两年,年薪15W+。

为人独立自主,个性要强,性格像男生,堪称标准的女汉子。因家境不佳,大学起便没再向家里要过钱,靠助学贷款、打工和奖学金完成学业。

她老家在离北京两千公里外的南方,容易晕车的体质让每次入京和返乡都是长达一周的折磨。每次吐到虚脱躺在床上,都不禁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跑来这大老远的北方受罪。

而每天上班路上的辗转拥堵,威力也不亚于两千公里的颠簸折磨。到公司后整个人几乎耗尽了气力,还得打起精神来干活。

“都说女人要过得精致点,但我从没有把自己当成女人看待,从小就爱和男生混在一块。这好了,作得现在真没男人看得上我了。”

但这种性格却很受领导赏识,因为交代的任务她都能很快完成,出交付物。这和长期的自律是分不开的。

“记得高中时和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打了个赌,这辈子一定要留在北京生活。就算死赖着也心甘情愿。自己打的赌,不想简简单单就认输了。”

当问及为什么赌约是北京时,她说,“那时,书本里关于北方,乃至中国的所有印象,就是北京。”

这或许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吧。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更多行业现状、生存百态,欢迎持续关注意周·话题专栏,我们将持续更新
也欢迎你参与问卷调查,加入互动之中,以促进行业交流,帮助更多人走出迷茫。


如何参与
意周#设计师生存百态#
的话题互动

方式一:点击此处参与填写话题信息表

方式二:扫一扫下方海报二维码
如遇加载不出来的状况刷新一下即可

151517q6kizrxxrkbr9grz.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